“啊,這可能是因為在客棧里吃得比較好吧。”若說之前的打斗因為緊繃著神經又紅了眼而沒有過多得去注意,這會兒,凌小四可是實打實地感知到自個身體的變化。要是放在以前,這一木盆的衣服,自己頂多能吃力地端著,挪出一丈半的距離吧。
“你的意思是,老娘我做的飯不夠好吃,而且還從來沒吃飽過咯。”何美玲頓時活動起了手指。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客棧里的飯菜油水比較多,自己又時常會出去幫忙打打下手,力氣可能就這樣不知不覺變大了一些吧。”
何美玲的手忍不住放了下來,比油水啊,那自己家還真不是客棧的對手,只是聽到后面的她又重新抬起了自己的右手,隨著一聲長嘆,揉起了凌小四的腦袋。
“這兩年你都是這么過來的?”
啊?凌小四抬頭很疑惑地看了眼自己的母親。
“真是苦了小四你了。”
“不苦啊,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想進書院讀書而不得,又不知有多少孩子連讀書識字的機會都沒有,我能進香草書院已經很知足了。”凌小四有點想不明白。
“可是你在家里都沒做過什么活,進城讀書不僅得自己照顧自己,還得幫著客棧干活。”
娘關心的原來是這個啊。嗨,就是知道她會擔心,所以每次回家凌小四都只說書院里的事兒,這次還是急昏了,想把修煉一事給模糊過去,才下意識地吐露出客棧的事作為解釋。
“娘,我能白吃白住地待在蘇家的客棧,全是靠著白露姐的面子,又不是真的什么少爺貴人,自然得乖巧懂事一些,免得招人討厭,落下閑話,害得白露姐回頭難做。”
“對!絕對不能讓小二在蘇家招人閑話。”何美玲很快地接過話茬,隨后欣慰地看了凌小四一眼,“小四,你比以前更加懂事呢,連說話也是那什么,對,道理一套一套的,看來這兩年的書還真沒白念。”
“那是當然。”熟知母親性情的凌小四頓時昂起了下巴,“除了娘你說的這些,兒子我還要考上童生,然后是秀才、舉人、進士,要在那金鑾殿為娘你討一個誥命來!”
“哈哈哈。”何美玲喜上眉梢,“什么誥命的你娘我不懂,你呀,只要能當上個一官半職,我們就可以給凌家的祖宗們燒高香了。快,回家吧,下午就讓你爹帶你去鄉里的集市上找算命先生起名字。”
“娘,明天去行嗎?趕了一上午的路,我想先休息休息。”下午啊,凌小四可是琢磨著先煉丹的。
“行行,都依你。”
大榕村是始豐鄉十幾個村莊較為普通的一個,以那五十戶的人口而論頂多就占了個下游。整個赤城縣都是多山之地,大榕村自然也四面環山,算是窩在一個小盆地里,開墾的田地不多,適宜種植的更少,以至大多數人家每年吃點米都得摳摳搜搜的。好在山中野味不少,大家伙偶爾也能吃些葷腥、打打牙祭,只是普通山貨在赤城真得不值錢,以至每家每戶手里都沒有太多銀錢,條件艱苦些的,甚至一套衣服縫縫補補地能穿個三代人。
從空中俯瞰,大榕村成一南北走向的橢球形,村里最好的農田便匯聚在中間最為平整的那一塊地方,被村內唯一一條從村頭通往村尾的大路兜在腹中,同時有近半數的房屋也是依此而建,繞成了個圈。
凌小四的家并不在緊挨大路的最內圈,若以良田最寬處作為分界線,凌家略偏東南,原先嘛是建在一處微微隆起的小土坡上,四間屋的茅草小院把山坡上的平整地兒占了個干凈,除了左右還有幾戶鄰舍人家外,背后便是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