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回凌清浩,見自家老爹就那么杵在自己剛剛離去的地方候著,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暖意。想想剛剛聽聞的紫云觀慘案,他更加堅定了盡快提升修為、組建趁手勢力的打算。江湖上的事歸結起來無非就是為利為名,只有在擁有足夠實力的前提下,才能在禍及家人的無奈之時,避免慘劇發生!
等凌清浩父子剛走進王石柱的家門口,一陣歡聲笑語便從里面傳來,凌小寒正纏在小姑凌羽兒身邊,興高采烈地分享著自己的新名字,當然還有她小四哥的。
“二哥。”瞧見推門而入的客人,凌羽兒下意識地想站起身來相迎。
“別別別,小妹你快坐下,大著肚子呢。”凌武趕緊沖上前去。
“小姑。”凌清浩也跟著湊上前來。
被凌武攙扶著重新坐下的凌羽兒一臉欣慰地摸了摸凌清浩的腦袋,好一頓夸贊。
“小……不,清浩,你的事我剛剛可都聽二嫂說過了。果然姑姑我沒看走眼,小的時候便覺得你聰慧過人,眨眼間,都要去參加科舉做父母官了呀!”
“小姑,哪有的事。現在還只是第一門縣試,要想當上縣令,那還得闖過最后一關的殿試,這里頭的時間可有一年多呢。”凌清浩有些不好意思地往別上挪了挪腳步,腦袋隨便揉幾揉就行了,自己又不是當年的小屁孩了。
凌羽兒可沒把凌清浩的小動作放在心上,依然一臉高興地道:“一年后你最多也就十三歲。十三歲的縣令啊,這應該是大燕朝里最年輕了的吧!”
凌清浩不由露出一陣苦笑,小姑可真是把自己捧得夠高啊,十三歲的縣令,自己都不敢想好嗎。“小姑,科舉考試哪有這么容易啊。每次幾十萬的考生,最后能當上進士的只有那二三百名。別說一年了,到底需要考幾次,我自己心里都沒底。”
“嗨,有什么不敢想,又有什么好沒底的!只要從縣試起連戰連捷,當上了進士,不就能外放為官。怎么,都嘗了兩天的甜頭,還沒信心啊。”小洛的聲音適時地在腦海中響起。
“小洛,別鬧好嘛。就算我最后僥幸登上了皇榜,朝廷也不可能讓一個十三歲的半大小子去當什么縣令吧。”
“哼,那時候可由不得他們,反正,在科舉的事情上還要浪費出好幾年的工夫,你哪有這時間。”
凌羽兒也在外頭跟著急忙勸慰:“沒事沒事,一次考不上我們就多考幾次。清浩你還年輕,時間上最不缺了,可千萬不要有什么壓力啊。”
“小姑,我知道的。”凌清浩只好點頭,一語雙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