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祖父輩分的人,王老石的年紀要比凌鐵牛要年輕上十歲左右,再加上前者常年與打鐵為伴,這體格上二者自然相差許多。
一陣寒暄過后,知道家里來了這多客人的王老石當即便拽起凌清浩的手,甩開步子就往前沖。嗨,要不是,凌清浩已學過飛燕步,就以他的小短腿,要跟上王老石的步子還真是夠嗆的。
“王爺爺,慢點慢點!跟不上了。”不過嘛,凌清浩還是稍稍放緩了自己的速度,偶爾還踉蹌上幾步。
王老石這才回過神來,連忙停下不說,還蹲下身子沖著凌清浩好一陣道歉。而這會兒,王石柱也從后頭追了上來。
“王爺爺,要不您先回去?我跟石柱叔一塊慢慢走回去就行。”凌清浩邊說邊在“慢慢”二字上咬了重音,只是王家父子愣沒聽出其憋在心里的小心思。
“那……行。老婆子也真是的,家里來了客人也不知道早點跟自個說。”
好吧,雖說王爺爺在手藝上一定比石柱叔好上不少,但先打聽打聽倒也沒啥。
“石柱叔,你家鋪里有沒有那佩劍賣啊?”
對于武器的挑選,凌清浩可是有從朝廷許可、入門難易、順手程度、攜帶方便、個人喜愛等方面考慮過的,最后還是挑了作為百兵之君的劍。
“佩劍?小四,你問這個干什么?”初聞此話題,王石柱自然是一臉的疑惑不解。
凌清浩自然是拿科舉、書院的事來頂缸,說那很多人在成為秀才之后,都愿意在游學之時,往那腰間掛上一柄佩劍。沒得說,針對凌清浩眼下便可參加縣試一事,王石柱當然得先送上自己的驚訝與稱贊,然后才是正事。
王家的鐵匠鋪雖然帶了個鐵字,可日常的活計也是幫鄉里鄉親修補農具,販賣一些日常鐵器,而要想購買刀劍之類的兇器,那自然只能去縣城中有著衙門許可的兵器鋪里購買或定制。一把普通的三尺佩劍,在這赤城縣,少說也需要四兩銀子。
而就在凌清浩心疼著荷包里的銀錢,摳搜地默算著今后的開支。沉思片刻的王石柱接著表示,若凌清浩真想得到一把佩劍的話,他倒是可以喊上其老爹一塊,幫忙打造一柄。
凌清浩自然欣喜萬分,自家造的總比直接花錢買要便宜許多。而當其含糊其辭地提出一些對于佩劍要求外,王石柱只好表示,自家能依此鍛造處的只能是柄短劍。很少從事兵器打造的王家父子不是打造不出堪用的長劍,可光是凌清浩的一條幾日之內,便做不到!
好吧,凌清浩倒也不嫌棄,三尺青峰對于他眼下的身高來說也確實有些不適用。
等凌清浩加上不要讓自家爹娘早早知道的請求后,王石柱也有兩句話想說在前頭。
首先王石柱便是要凌清浩不許給錢。
這凌清浩當然不能答應。劍再怎么短,作為一件要用銀子去衡量價值的東西,怎么能讓姑父家白白墊付。二人就這么各執己見地說了好幾個回合,最后還是王石柱以自己媳婦若是誕下兒子,希望凌清浩能教其識字的請求,堵住了極度缺錢的后者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