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哈幫不是成平已久的高盧軍方,他們連自己的裝甲力量都快丟光了,而塔哈幫則縮衣節食的攢了一支明知道發揮不了多大用處,但所有人都認為自己必須得有的輕裝甲力量。
那是一支總乘數不到五十輛的微型裝甲力量,其中近半都是他們在地下掩體里利用有限的材料自己改造出來的手工貨。
當然手工貨不代表質量差,因為改造它們的人,同時也是車組成員本身,他們是一批同時掌握了改造,維修,駕駛的多功能車組成員。
塔哈幫那有限的安全空間里可養不了閑人,脫產的全職士兵絕對是熱門搶手的職業。
考慮到塔哈幫祖上的光輝歷史,他們能發展成現在這幅德行,絕對算得上是陣營逆轉方面的奇跡。
博伊爾塔哈很清楚自己正在做的事,會對整個十三區和塔哈幫帶來怎樣的影響。
當十三區開放后,最少是在明面上開放后,曾獨屬于塔哈幫的向心力將會快速瓦解。
生活在十三區里平民也許對高盧政府充滿了仇恨和怨氣,但所有的這些東西在更好,更有希望的生活面前,都會微不足道。
塔哈幫將會立刻衰弱下去,而其中最難接受這種變化的,同時也是最難重新融入社會秩序的就是塔哈幫的骨干士兵。
他們日復一日的被刻苦訓練,被教育如何仇恨敵人,而他們的敵人,就是墻外的高盧軍事力量。
他們和新秩序之間存在肉眼可見的隔閡,同時誰也不想融入對方。
但從長期來看,來自社會免得歧視是無處不在,十三區的居民不論走到哪,都帶著十三區的影子,他們擺脫不了自己的過去。
在短暫的新鮮感和生活水平提升后,他們最終會再次想起塔哈幫,而那時,每一個走出去的十三區人,都是塔哈幫的種子,并最終綻放出花朵。
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漫長到,大部分強硬分子可能終其一生都等不到那一天,他們自然不愿意去面對這個現實。
所以博伊爾塔哈需要修剪塔哈幫這捧野花,去掉病枝,讓主干得以健康成長。
他看著呼嘯而去的塔哈幫裝甲團,眼角有些濕潤,但依然面帶微笑,朝后面已經穿戴好外骨骼的重裝士兵們鼓勁“別丟了十三區的臉我們這一次,為了所有人而戰”
“為了塔哈”士兵們士氣盎然回應著,他們得到的消息是,高盧人低下了高傲的頭顱,向他們求助請求平復暴亂,并承諾將恢復十三區的合法地位。
你瞧,聽起來差不多,但實際上恢復合法地位,和開放十三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意思。
如果是前者,那位大統領就得負起大統領的職責,把大把資金扔進十三區,最少讓這個區看起來和其他區差不多,讓這里的人在達到高盧最低生活標準的檔次。
但后者,則只是開了口子,從此以后他們不會繼續封堵十三區這些刁民出去了。
以博伊爾塔哈的智慧,他已經猜到的,經歷了這么多變化,那些高盧高層搞不好正在考慮廢棄巴黎的計劃,沒準過幾年這里就成了一個規模更大的十三區。
他擔心的就是這種情況,十三區是靠從整個城市偷渡吸血才堅持到現在的,如果巴黎要完蛋,那十三區絕對是最先腐爛的那部分。
隨后,在菲利普塔哈的指揮下,塔哈幫僅有的三架老舊武裝直升機在地下機場被牽引而出,隨后不負眾望的啟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