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啟日之前,它是聯邦規模最大的能源研究實驗室,配備了標準型號的二代反應堆,并且有充足的配件可以借用給176號避難所,然而這一百七十五公里卻成了天塹。
一個勇敢的八人小隊,由四名士兵,兩名技術人員,兩名經驗豐富的司機組成,駕駛著一輛加裝了emp防護系統的比蒙重型運輸車從橡樹嶺避難所出發,試圖發起救援任務。
這是天啟日后,有記錄的,避難所第一次派遣人員回歸地表的任務。
盡管此時橡樹嶺實驗室和176號避難所所在區域處于弱風季,但地表的風速依然超過了18級,而且風中還蘊含著的各種殺傷力極強的金屬等人造物碎屑。
八個勇敢者最終在做好了一切準備后,開始踏上了這趟單程旅途,即使他們僥幸成功抵達了176號避難所,也不會再冒險返回了。
“這里是比蒙,我們已經做好了啟程準備。”駕駛員西爾維拉回應著指揮中心的信號,發出了一切準備就緒的消息。
“祝你們一路順風,上帝與你們同在。”指揮中心的聯絡官說道,隨后打開了避難所的大門。
橡樹嶺避難所的大門是圓形的,呈現齒輪狀,當它被液壓機構推出契合的齒輪槽后,緩慢向右側滾動,帶著恐怖呼嘯聲的狂風立刻就吹進了整個過渡艙,所有傳感器傳遞回來的度數都表示這里輻射值超標了,是正常值的一百三十五倍左右。
此時指揮中心和比蒙運輸車之間的通訊就已經開始受到干擾了,西爾維拉給自己打了一針抗輻寧,確定了一下自己的防護服一切正常,朝身后的其他成員伸出了大拇指,然后啟動了這臺巨獸,沿著預定車道緩緩駛出了避難所。
在行駛過一段不到兩百米長的隧道后,他終于看見了天啟日后的地表環境,漫天的細沙在恐怖的颶風中,不斷和比蒙運輸車表面發生摩擦,這摩擦是如此劇烈,以至于整輛車都火花四濺的。
“注意,車體表面防輻射層損毀8%。”比蒙的車況檢測系統立刻匯報道,讓車里的人面面相覷,三秒鐘后這個數字提高到了11%。
西爾維拉毫不猶豫,一腳油門將車倒回了隧道,然后向指揮中心匯報這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救援任務就這么被取消了,所有人的心情都很沉重,176號避難所如果算上休眠倉里的人,一共擁有4萬人口,這個數字差不多占據人類族群總數的千分之四了。
但在這個時候,同樣關注著整件事的王正道突然感覺到原本混亂無比的干擾中,出現了一條相對清晰的‘通道’,讓他能定位到176號避難所!
“是你做的么?”王正道一邊自言自語的問道,一邊用自己的權限申請了和176號避難所的通話權限。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