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青鸞仙宗宗門不遠處的地方,有一座在群山環繞中建成的小鎮。
小鎮名叫青蘆鎮。
平時小鎮人煙稀少,房門緊閉。
但每過三旬光陰,這里就會涌入大量的修士,且大多數都是來自附近宗門。
這樣的小鎮在北道州并不少見,基本上都是由臨近的幾個宗門共同建立,用來進行修士間修行資源的交易和拍賣。
而臨近青鸞仙宗的這座小鎮,就是由青鸞仙宗、天星仙宗、浩然仙宗以及山海秘境共同創建而成。
當然,山海秘境的修士在其中占了主導作用,而其他三大仙宗的修士則是輔佐山海秘境的修士共同管理。
畢竟山海秘境是二流仙家勢力,而其他三大仙宗是三流仙家勢力。
道藏世界的仙家勢力有三大頭銜:三流頭銜稱為仙宗,二流頭銜稱為秘境,一流頭銜稱為圣地。
每過五年都會有一批來自監天臺的巡仙使前往各州開啟宗門評測會,專門處理宗門的建立和頭銜授予等情況。
至于監天臺,是整個道藏世界制定規矩的中樞機構。
今天的青蘆鎮再次迎來了修士集會,各宗的修士絡繹不絕地涌入小鎮。
在距離青蘆鎮不遠的小路上,一位背著竹筐的少年十分扎眼。
少年穿著一身青衫,身上并沒有多少花里胡哨的配飾,但模樣和身上的氣質卻宛如一位謫仙人。
只是不合時宜的背了一個大大的竹筐,里面似乎堆滿了類似于藥草的東西。
這就是一大清早就從觀月峰出發的蘇異了。
話說蘇異為什么要前往青蘆鎮,還要從幾天前說起。
在蘇異繼續忙著修行和練劍,大師姐忙著逃跑和被抓的時候,四師妹李洛晴仍然雷打不動地在晚上來到觀月峰,在山頂上看看月亮,或者和修煉一天的蘇異閑聊幾句。
在閑聊中李洛晴就說到了煉體這一事。
李洛晴說,對于小師弟這種無靈根的體質,其實是可以走煉體這一路數的。
有史書記載,在道藏世界有一段對于修士而言相當黑暗的末法時期,天地靈氣枯竭,幾乎每天都有為了爭奪一塊稍稍適合修煉的山頭就大打出手的修士。
聽說這個時期境界最高者也不過是元嬰修士。
煉體修士在這個時期就應運而生。
煉體修士無需吸取靈氣,靠自身錘煉體魄的氣血和經脈,凝聚一口本命真氣由外向內,再由內向外的不斷打磨和淬煉,從而鑄造一具百煉金身。
煉體修士近身攻伐十分強悍,同境界的練氣修士一旦被煉體修士近身后,大多都會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但是攻伐手段強悍的代價就是煉體修士的進階之路十分艱辛,最自身體魄打磨淬煉的過程更是異常痛苦。
在道藏世界逐漸進入盛法時代后,煉體修士的生存環境開始變得艱難起來。修煉資源的增加導致練氣修士進階的速度大幅暴漲。
在天賦相同的情況下,練氣修士三年就能與煉體修士拉開一個大境界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在靈氣充裕之后,大量的天材地寶開始涌現,練氣修士防身的手段越來越多,導致就算煉體修士近身也難以造成很好的攻擊效果。
于是繁榮了一個時代的煉體修士開始落幕。
一直到現在,煉體修士已經變得十分稀少,而完整的煉體功法更是稀少大多數被人找到的煉體功法都是殘缺相當嚴重的。
李洛晴也就把此事當個消遣的故事講給蘇異聽了,其實也并沒有勸蘇異走煉體的路子。
因為這路子實在太野了。
誰知說者無意聽者直接把這事兒狠狠地刻在心上。
蘇異這才知道原來還有煉體這一路子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