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洛,是四大劍仙中第二位飛升成仙的,但距離第一位飛升成仙的劍主也足足隔了有三千多年的時間。
白洛據說是東寶洲的一個孤兒,還在襁褓中的時候被一位路過的老婆婆撿到并且撫養長大。
老婆婆是一位磨刀人,一身磨刀的手藝在聞名于她所在的整個小鎮。
磨刀人不僅僅能磨刀,對于一些兵器鐵器也能夠得心應手地磨至銳利無雙。
而當時正值劍修開始聞名于天下的時候,無論是修士還是凡人都以有一把劍作為兵器而自傲,所以老婆婆當時磨的最多的不是刀,而是劍。
白洛也就從小看著老婆婆磨劍長大。
在白洛準備進京趕考的那一年,老婆婆病逝了,白洛只能放棄當年的趕考,為婆婆守孝三年后,才再度出發。
那一年,白洛金榜題名中了狀元,并且深受當時皇帝的青睞。
那一年,白洛才十八歲,尚未及冠。
從此白洛的仕途只能用飛黃騰達來形容。
僅僅八年的時間,白洛就穩居朝堂上第一把交椅的位置,成為當朝首輔。
據記載,白洛生平有三絕:詩絕、畫絕、劍絕。
詩絕和畫絕從字面上就可以得知,白洛的詩畫當世無雙,當時人人為得一白洛的詩畫一擲千金,甚至是山上的修士也不例外。
而劍絕,說得是白洛喜好藏劍觀劍和畫劍。
當時京城中流傳的白洛的畫不算多,但有大半都是臨摹古劍的繪畫,而白洛的詩句中對于劍的吟誦更是多如牛毛。
而白洛在家大半的時間就是欣賞珍藏的劍,甚至為此在宅院中修繕了一座劍閣。
就是這樣一位名動京城的傳奇人物,在他二十八歲的時候,突然就辭官退隱了。
二十八歲,算是一個人最富有干勁和精力的時候,但白洛就是在這個時候突然辭官退隱了,他沒有回應皇帝急切地挽留,只是修書一份送入皇宮,將宅院等一切自己的財產全都變賣,絕大部分都通過自己的好友捐贈給了一些寒門讀書人和災區的貧民。
白洛從此就悄無聲息地離開了京城,甚至連皇帝所派出的修士都沒有成功攔截到他。
等白洛再次現身已經是在神霄洲的第一高峰懸月山上,據說這天清晨他就在山巔上盤腿而坐,右手握住一把長劍的劍柄,右手扶住劍身,就這樣橫劍在膝。
這天在山巔上修行的修士并不算少,很多修士都注意到了這個全身沒有一絲靈氣波動的怪人。
其中有曾經見過白洛畫像的修士,認出了此人就是消失了一年多的白洛。
不過誰也沒有上去打擾白洛,都以為白洛是在此修行。
白洛就在此地枯坐了一天。
等到月亮現于天幕,群星璀璨之際,在場的所有修士都感覺到了一陣莫名的心悸。
等他們注意到一股強大的劍意從白洛身上散發出來時,白洛已經在原地站起身來,原先所握的長劍就那么穩穩地懸停于空中。
所有的修士都驚呆了,癡癡地看著眼前這不可思議的一幕。
一個凡人竟然做到了御劍于空!
更讓他們畢生難忘地事情也隨之而來。
只見白洛身上的劍意不斷衍化攀升,無窮無盡的劍意從白洛的身上傾瀉而出,只沖云霄!
而白洛也隨后踏上長劍的劍身,宛如仙人一般御劍飛升!
倒不如此刻的白洛就是劍仙!
在場的修士全都看傻了,一時間所有人齊齊往向天幕中那一道璀璨的身影。
立于長劍之上的白洛輕輕甩了一下寬大的衣袖,一道磅礴劍意瞬間割裂開了天幕,白洛就這樣進入天幕的裂縫中消失不見了。
那道劈開天幕的殘留劍意從天幕落于大地之上,竟是直接切割出了一道百丈深溝壑,其后有水脈涌入,形成一條波濤洶涌的大江,后人命名其為通天江。
在蘇異講完猴子大鬧天宮的故事后,李洛晴也給蘇異講述了自己偶像白洛的故事。
不知道為何,從冷青筠那里聽到白洛這個名字時,蘇異內心里就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總感覺這個名字很是熟悉。
在觀月峰上又待了數天后,一天晌午師父蘇墨柒竟然破天荒地來到了蘇異的茅屋前。
這倒是讓蘇異有些稀奇,要知道自己師父可是許久都神龍見首不見尾,很長時間都沒見過她了。
“師父,今兒怎么有空來這觀月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