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這個小魚販子又開始四處張望,今天市場上居然也有甲魚賣。
“叔,這甲魚個頭挺大的,也是江里頭的?”
小丫搖搖魚簍子問道。
“可不是嗎,釣盤釣的,五毛錢一斤,要不要?這兩只我家里都稱過了,一只一斤二,一只一斤半。”
旁邊一個漁民聽了,也趕緊提著一只甲魚過來。
“我這也有,這只一斤半呢,要就一起拿去。”
江里的甲魚可比水塘里的好,吃起來沒有泥土味,五毛錢一斤就太便宜了。
小丫想著自己賣出去得一兩百塊一只,哪好意思這樣給錢。
“你們稱了就行,這幾只我都要了,給你大只的算一塊五,小只的算一塊。”
那倆漁民也厚道,看著小丫拿這么多錢,想著這小孩子,是不是搞錯了,也都推脫起來。
“不用這么多,豬肉才七毛多,你就按五毛錢一斤算,我們趙村大家賣甲魚都是這個價,你別搞錯了。”
“叔,沒搞錯,我就按只算,省的找零。”
……
“老哥,你們趕快拿著吧,待會怕有人看到了。”
王成看著推來推去的,怕糾纏太久,引起人家注意,趕緊過來提醒道。
兩人一聽,差點忘了這是在市場上,趕快接過錢,收拾小凳子竹簍子走人。
這倆漁民還邊走邊嘀咕著。
“這年頭還有這樣買魚的,真是少見。”
“就是啊,人家買東西都殺價,她還加價,看起來也不像是傻瓜啊。”
這整個縣城,漁村也就兩個地方,一個是王家莊,還有一個就是縣郊的趙村。
趙村只有少量旱地,專門打魚為生,打來的魚可以交供銷社,也可以上市場少量賣出。看來這些漁民都是一個村的,難怪他們敢來市場上賣魚。
漁民趙先明在旁邊,觀察了父女倆好一會兒,也主動上來搭話了。
“我這三條魚要不要,給你算六毛一斤,總共三斤二兩。”
“行啊,那就給你兩塊錢吧,咱湊個整數。”
小丫就是大氣,這一湊整數,四舍五入,相當于多給了他一個肉包子錢了。
“那行,你說了算,有空去我們趙村玩啊,這邊賣魚的都是我們村的。”
有這樣買魚的,趙先明自然樂得合不攏嘴,想交個朋友了。
王成當然也有自己的想法,樂于交這個朋友。
等小丫付完錢,兩個人拉著呱,悄悄去門口熱聊了。
小丫留在市場,正要再看看有沒別的東西可以買。
一個公安同志逛進來了。
溜了溜了,走為上計。
小丫趕緊把買的魚都收進空間,走到一個角落隱身出去。
在空間順便把東西都賣了。
在回碼頭的路上,小丫拿著手頭那些工業票,日用品票再去百貨商店采購了不少日用品,剩下缺的東西小丫再從自己空間買過來補齊。
父女倆各自忙完,在船上會合。
小丫惦記著要下田去抓黃鱔,父女倆今天帶著兩百斤大米就早早回家了。
“走,小飛,跟姐一起去抓黃鱔。”
一到家,小丫換上破衣服,扛上一把鋤頭就往田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