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這一輩子都是沒見過煤油燈以外的燈了,特別那些年老的人,看著這么亮堂,都盼著自己死之前家里能裝上一盞這樣的燈,那自己就是死都值了。
劉雙喜看著父女倆忙上忙下,對王成這一家子的評價又上升了一個層次,這么貴的燈,誰家不會藏著掖著,人家也舍得拿出來給大家用,這人品真沒得說。
就說這王成,沒文化還這么有能耐,懂的怎么裝怎么用,這要多讀幾年書,那更不得了。
燈裝好了,人也到齊了,會議開始。
劉隊長首先講話。
王家莊屬于南方,平原地帶,主要是水田,種不了小麥,種不了高粱,世世代代只能種水稻。
眼下早稻沒了,劉隊長的意見是直接種上稻種,準備插下一季的秧苗,旱地都種地瓜,萬一糧不夠吃不飽,到時吃地瓜也能頂點用。
王成舉手站起來發言。
“隊長,我這幾天進城遇到一個朋友,人家那邊有畝產一千多公斤的稻種,我們現在的水稻才畝產三百公斤左右,他愿意拿些種子過來給我們種了試試,也可以拿魚換。”
七十年代末,水稻的產量就五百斤左右。前世袁老爺子研究的雜交水稻,畝產都達到一千至一千五百公斤左右了。
現在種植條件比較差,但是畝產一千公斤應該是沒問題。
小丫下午上網特意查了,能買到這種雜交水稻種子,王成當然支持了,所以就找了這么個理由提出來。
大家一陣驚呼,產量這么高,那種上一季,上半年的損失不就回來了,搞不好還有剩余呢。
“哎喲,可不要牛皮吹上天,是浮夸風又要起來了嗎?哈哈哈。”
王老三在墻角抽著旱煙,吧唧一口,再吐了一口痰,陰陽怪氣的說道,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他現在看王成這個眼中釘,可膈應了。
金寶媳婦更是膈應了,最近自己家哪一次遇到王成家的人不是都吃虧了。
就那天自家兒子居然還能吃了小丫的虧,雖然沒看到這賠錢貨動了什么手腳,但是她敢肯定,這臭丫頭一定耍了什么花招。
現在看著公公發言,當然得上來支持一把,順便撒撒怨氣。
“就是,過幾天可別又畝產一萬斤了,這可是要抓起來批斗的,我們村可別被他坑了。”
群眾一聽,哎呦,前幾年戴高帽挨批斗的場景都還在呢,這一個大帽子扣上來,誰不怕啊,大伙的熱情瞬間又被澆下去了。
王老三心里怎么想的劉隊長哪會不懂,這人心胸狹窄,還想著要打壓王成,存心想著給大家帶溝里去呢。
“怎么就浮夸風了,人家又沒說畝產萬斤,畝產一千公斤怎么就不行,我覺得可以種了試試,不過沒收糧之前大家不許在外邊瞎傳。”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