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之后,奚政一回到御書房,整個人都虛脫了一般,半躺在案席上。
就算是之前親征,他也從未感覺到如此累過。
此累不在精神之上,也不在肉體之間,而在心頭。
好在,之前那股悲哀,在自己做出決定后,通通消失。
漢國從上到下,竟是糜爛至此。
想起那跪下的一大片,奚政到現在還是一陣后怕。
若沒有太后黨,沒有烏桓等外患,如此漢國,也離滅亡不遠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便有志之士在這其中,也會被這大染缸澆滅了赤子之心、一腔熱血。
那趙宸,雖是自食其果,但也可管中窺豹,那骯臟的染缸,已布滿整個大漢。
“若非老祖相助,便是有亡羊補牢之人,也為時晚矣。”
若無老祖教誨,自己斷然無法痛下決心,壯士斷腕,將中毒已深的大漢,從死亡邊緣中拉了回來。
“王上,刑部尚書衛鞅有本奏。”
外面,傳來嚴甫的聲音。
“呈上來。”
奚政有些意外,這才剛下朝,這衛鞅就親自遞個折子,難道是刑部出什么事了?
待翻開望后,奚政一下子就被吸引了進去。
折子很長,前后怕是有不下萬言,但奚政看得極為耐心,生怕漏掉一個字。
這衛鞅,做刑部尚書,簡直是暴殄天物!
這折子,提出由內閣、幕府共同商議,將漢律修改一番,將之制定成立國之本的法典。
隨后,根據律法輕重、分類,拆分出不同的律法,其中以刑法為重……
其他以類別分,軍有軍法,民有民法。
此律法一事,當以判官為基石,與軍政分開,與那錦衣衛一般,獨為一中樞。
奚政激動地將此事告訴老祖,后者也是一愣。
那衛鞅搞出來的,不就是法院?然后實現政法分離?
他本以為在類似古代的漢國,能夠完美將軍政分離,就已經很離譜了。
這貨居然還想著搞政法分離?
奚舟在仔細思考了一番后,發現其中的可行性很大。
因為他能夠給奚政一個好的班底!
不管奚政怎么造,有這些人在,就不會出太大問題!
不過,那衛鞅不愧是韓非以前,法家第一人,竟然連民法啥的都搞出來了……
軍政法分離,再加上有錦衣衛一個監察部門,大漢在制度上,已經領先這個世界的其他國家太多!
可以預見,若無鬼神之力,就算沒了他奚舟,光憑借這套制度,大漢一統天下是遲早的事。
“老祖,既然您也覺得可行,那這新的中樞,應該叫什么名字的好。”
奚政雙眼放光,連老祖都贊嘆,這中樞一定要上心!
“嗯,便叫大理寺,設大理寺卿罷。”
記得地球上的王朝,便有區別于刑部的大理寺,奚舟便也不多想,直接拿來用了。
奚政有些奇怪于為何會是一個佛寺的名字,卻也不敢多問。
老祖賜名,那總是好的。
自此之后,刑部只負責牢獄和處決一事,不再擁有判刑的權力。
當然,具體如何將這大理寺建立起來,還要由張居正主持,由內閣共同商議。
從昨日起,奚舟感覺到神力在迅速恢復。
想來是由于賑濟災民,以及奚政大刀闊斧的整肅所致。
“好了好了,老祖我事多,你……”
忙著恢復神力的奚舟,在下逐客令時,卻發現自己的小孫兒,正眼巴巴地盯著自己的排位。
這臭小子……
奚政離開的時候,身后多了一個人,也是將來的大理寺卿。
此人面如黑炭,其額心有一月牙形的淡色疤痕,顯得格外醒目!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