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天生神力,便是天下也找不出幾個來!
漢、衛士兵們爆發出一陣歡呼,各自拿起武器,三兩成陣,像建奴沖了過去。
建奴人不敢騎馬,皆紛紛下馬迎戰。
“二太子,我們被包圍了!”
長白宗弼此刻已經失去了理智,耳中盡是兄弟們的哀嚎。
正殺得眼紅,幾個親兵忽然喊了了一句。
“巨鹿城的遼軍出動了!”
長白宗弼頓時清醒,這才想起了那打算送出去的一千兒郎。
他朝四周看了看,發現漢軍和衛軍三五成陣,而自己麾下兒郎們都在孤軍奮戰。
在那腳下,還不時有個漢軍中的刀斧手出現。
這樣下去,鑲白旗遲早全軍覆沒!
窮途末路!
長白宗弼想到可神州人的一個成語。
“二太子,為了兒郎們,便投降吧!”
長白達休那帶著嘶吼的聲音傳來,長白尋聲望去,卻發現前者已經斷了氣。
這是長白達休拼了最后一口氣,給自己的建議!
“將我的大纛降了!”
長白宗弼長嘆一聲,終于下定了決心。
……
岳飛怎么也想不到,這長白宗弼居然會投降。
他本就打算,將這股建奴強軍,徹底埋葬在衛郡。
不過既然對方投降,也沒有什么區別。
因為此戰過后,建奴鑲白旗只剩下不到千人。
這點人,對大漢沒有任何威脅。
長白宗弼被綁進了軍賬,臉上盡是落魄之色。
在看到坐在上方的岳飛后,他恨聲道:“你漢國,便非要插這一腳?”
這是埋怨,亦是無能惱怒。
從滅烏桓到攻衛國,這一路一帆風順,距離將衛國滅國,也只差一步!
這一切,因為漢國的介入,全部化為泡影。
“國家大事,當不得兒戲。”岳飛無視長白宗弼的恨意,淡然道,“既打算欺凌他國,便應該有被他國所滅的心理準備。”
“敗軍之將,多說無益,要殺要剮隨意。”長白宗弼昂著頭,露出脖頸,“只希望漢國善待我那些兒郎,將他們送回建奴。”
岳飛對長白宗弼的硬氣倒有些欣賞。
“在你死前,本將告訴你個消息,契丹與我漢國結盟,你的兄長已經棄城北逃,不過也陷入聯軍的圍追堵截。”
“卑劣的契丹人!”長白宗弼聞言,罵了一句,“早就告訴兄長,與這些契丹人合作,是與虎謀皮!”
隨即,他又看向岳飛,冷聲道:“漢國這是要將我建奴趕盡殺絕么?”
“便是要趕盡殺絕,又有何不可?”岳飛虎目逼視宗弼,“你建奴兵臨衛國城下,不也是如此?”
“神州之民,怎容爾等賤胡踐踏?”岳飛站起身來,眼中冷光洌洌,“莫要忘了,犯神州境者,我大漢雖遠必誅!”
“那契丹這筆賬,我大漢圣君,也遲早會去算!”
岳飛的話鏗鏘有力,如今日戰場上的鼓聲一般震在長白宗弼心頭。
大漢!
那個比渤海國還要強盛,后者只能甘為附庸的大漢!
“以本將的脾氣,爾等建奴,當盡數坑殺。”
岳飛忽然抽出佩劍,將宗弼身上的繩索斬。
“然我王仁慈。”
在戰前,奚政就告訴過他,將建奴重創就行,萬萬不可趕盡殺絕。
在東胡地界,還有契丹和扶余。
扶余只滿足于那樂浪一隅之地,一旦建奴元氣大傷,東胡都護定然是契丹一家獨大。
漢國現在暫時還沒那個實力出關掃滅三胡,更沒有精力出關討伐。
在東胡都護出現一個渤海國一樣的統一政權,那是奚政不想看到的。
大漢當年能夠讓四夷威服,除了本身的國力雄厚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
以夷治夷!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