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寇準那清亮的聲音落下,宗瀚也做好了心理準備。
在那門外,哲木亦是靠著門框,盡可能地將耳朵豎起。
身側的甄原從懷中摸出一張折疊好的羊皮紙,然后上前幾步,走到大廳的中間,面向宗瀚將羊皮紙打開。
寇準淺笑道:“這是東胡都護府的地圖,亦是原渤海國的國圖,我大漢隨歷經戰亂,倒也珍藏下來一份。”
宗瀚望著這羊皮做的地圖,眼中閃過一絲火熱。
東胡都護府的地圖,是當年渤海國最為強盛的時候,用了無數人力才勘測出來。
其他任何地圖,都沒有渤海國圖精準,而且差了不止兩三分。
傳說中,這地圖只有三份,一份在東北都護府,一份在渤海升龍城,還有一份,便是在大漢王宮了。
當年契丹崛起,險些將渤海滅族。
渤海王族分支,長白部殊死抵抗,這才有了現在的建奴。
可惜在那場動亂中,渤海國圖也不知所終。
而東胡都護府那一張,也伴隨著大漢的沒落,銷聲匿跡。
遠遠看著地圖上密密麻麻的標注,以及各種山川,宗瀚很想將之奪過來。
一張如此精確的地圖,對戰略上的幫助,不是一星半點!
宗瀚的貪婪,被寇準盡收眼底,他咳嗽兩聲,提醒道:“大王莫要失態。”
宗瀚這才清醒過來:“是本王唐突了,貴使還請細說。”
這地圖他不敢拿,漢國既然敢讓使者帶來,并堂而皇之地給他看,那么就不怕他搶。
這地圖在大漢王宮那么多年,不知道被臨摹了多少張也說不定。
那漢王有著圣君之名,還不至于蠢到把真正的地圖送上門來。
這張地圖,里邊到底有多少錯漏,恐怕只有為數不多的漢國人才清楚。
而這,同時也是在變相警告宗瀚。
漢國有渤海國圖,它若是想進攻建奴,那么對地勢將會了如指掌!
不管任何國家,在本土作戰,最大的底牌就是地利。
連最大的底牌都被他人所掌握,勝算還能有幾成?
思考間,甄原的手指指向了一個地方。
這里是距離營縣東邊一百五十里的地方,已經過了遼東郡的地界,屬于建奴人的地盤。
這里有一座商人們自發興建的場,其擴充速度,未來規模可觀。
在這種地廣人稀的地方,一座城邑乃至一處場的興起,都是值得關注的事。
寇準肅然道:“我大漢要在此地和往南到大海的地方,興建兩座縣城,一為廣沈縣,一為廣遼縣。”
“這光沈縣是你建奴的場,此刻便連同方圓百里之地,由我大漢牧守吧。”
宗瀚眉頭一皺,卻也沒有多說什么,只是點了點頭。
漢國要建奴割地,這事他本來就有心理準備。
那如今被稱為光沈縣的地方,雖然富饒,未來前景可觀,但現在畢竟只是人口稀少的一片赤地而已。
這里的作用,原本就是與扶余、烏桓,三族勢力的一個緩沖地帶,而這場,也是因此而生。
如此,遼東八縣,如今開拓成了十縣,以漢國獨占其六。
劃分完過后,甄原便在宗瀚戀戀不舍的目光中,將地圖收了起來。
其實就交割這一塊地,哪里需要用什么地圖。
這渤海國圖的作用,實際上還是威脅的目的為主。
寇準滿意地咳嗽了一聲,清亮的聲音再度響起:“如今我大漢算是與建奴停戰了,扶余人膽小,也不敢輕動。”
“這遼東六縣,算是太平下來,百姓們也得以安居樂業,穩定的局勢也會讓行商來往更加頻繁。”
“以后凡來漢境經商的建奴商人,一律繳納過境通關商稅,關于其標準,還望后面大王給建奴百姓們都看看。”
寇準笑了笑,“不過若是我大漢的商人入建奴地界經商,建奴不可以任何形式收取好處。”
一連串的話下來,宗瀚聽得有些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