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是個古老的城市,曾先后作為趙國都城、秦太原郡治、漢初代國都和現在的并州治所,是北方著名的大都會之一。
城區大致可分東、西區,西城區瀕臨蒙山、龍山,是貧民區,東城區臨汾河,從春秋開始便是趙國政治中心,秦統一后,這里有些地方被改建成官寺,衙門中人為了上下班方便,多在東區置業,這里漸漸成了世家大族和富人居住地。
東西兩個城區涇渭分明,窮人沒事是不敢去東城區的,富人更不可能去臟亂差的西城區溜達,平時的買賣,都是在兩城區中間的伏羲廟旁空地上交易,這里也就成了晉陽最大的集市。
除了趕集時兩區人口有所交集,在每年伏羲廟會這七天里,兩區才是真正的大融合。
據傳,伏羲生日在農歷四月十八,晉陽每年都要舉辦祭祀伏羲的廟會,晉陽人認為伏羲的主要成就有七個:創立八卦;教民作網漁獵和馴養野獸;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始造文字;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統治地域分而治之;命名萬物。
故而,從十八這一天開始,晉陽人要舉辦為期七天的祭祀、朝拜和祭祖活動。
今日是廟會的第五日,為了紀念伏羲發明了樂器,從而把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今日的主題自然以樂為主。
廟前空地上擺了陶塤、古琴、瑟、琵琶、竹笛等樂器,身穿五彩長袍,頭頂羽毛發冠的巫師們手舉銅鈴,在廟前吟唱祝禱,一番唱唱跳跳后,接下來就是精通音律的富家公子娘子進行樂曲PK,這種高情調的節目吸引的自然多是東城區的人,但張默除外。
“失策失策,早知今日是聽曲,我就不來了。”
張默自認天賦異稟,只要她想學的東西,基本就沒學不會的,除了音樂。
天生五音不全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她覺得在這個大多數人都吃不飽飯的年代,學彈琴就是在浪費生命。
今日難得放一天假,居然還是得聽曲,實在失策。
見她一副昏昏欲睡模樣,梅香湊上前低聲道,“娘子,廟旁槐花街有投壺,咱們溜去看看?”
張默雙眼一亮,瞧了瞧主座方向,王允不知何時已離開,大兄王蓋坐在他的位置上,顯然是代替他做裁判。
得益于這張蘿莉臉和數次獻計之功,家里三位兄長都極寵愛她,尤其三兄王定,經常瞞著王允帶她翻墻出去玩。
所以,只要王允不在,她還是敢為所欲為的。
帶著梅香和管亥悄悄離席,轉過廟旁回廊就能看見槐花街,一棵棵古老的槐樹開得俏白,淡淡花香充斥鼻尖。
再看大街上,除了掛著的五彩布帶就是黑壓壓的人頭,果然是人山人海啊!
三人興致勃勃來到投壺圈外。了解過游戲規則后,張默開始手癢,找老板買了二十支箭,站在線外,躍躍欲試,看她那認真的架勢,顯然是想一舉奪魁。
只是,理想和現實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二十支投完,連個最差的安慰獎都沒得到,她不信邪,連續投了六十支箭,最好的只是安慰獎。
就在她準備再來第四次時,管亥看不下去了,上前接過她手上箭矢,“我來試試。”
投壺是有錢人玩的游戲,作為農民階層出身的他,從前見都沒見過,但是射箭他在行,不說能百步穿楊,五十步內差不多能百發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