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母現在很焦慮,小兒媳預產期已經到了,本來打算去縣醫院生產的,可是現在到處都這么緊,便不確定要不要去了,征求小兒子蘇武的意見,蘇武覺得能去縣醫院還是得去,縣醫院醫療條件好,穩妥一些。
蘇母心里不放心,便打了電話給蘇雅。
“小雅,小蘭到預產期了,小武說去縣醫院生產,現在這個情況,我真的很擔心。”蘇母都快愁死了。
“媽,你把待產包準備好,我找人問問。”蘇雅說。
“早準備好了。”蘇母說。
蘇雅掛了電話問丈夫:“老公,你有認識的人在縣醫院嗎?小蘭預產期到了。”
葉建國說:“我一直在外,老家沒什么熟系的人。”
葉琳說:“爸,你不是有小劉的電話嗎,問問他也許有認識的。”
“我問一下。”葉建國給小劉撥打了電話。
“葉大哥,您好。”小劉接通電話。
“小劉你好,你知道縣醫院現在什么情況嗎?孩子的舅媽要生產了,想打聽一下縣醫院能不能去。”葉建國問。
“葉大哥,醫院正常接診,我表姐就在婦產科。”小劉說。
“好,謝謝你,小劉。”葉建國說。
“不客氣,葉大哥,冒昧地問一下,您之前捐贈的那批防護服在哪個廠子定的,能不能幫著聯系一下,現在各個工廠的工人都放假了,定不到貨,不僅鄉里缺防護物資,縣里也非常緊缺。”小劉說。
“你等我一下。”葉建國說。
掛了電話問葉琳:“閨女,你還有多少套防護服?”
“一共有四萬套,上次捐了一萬一千套,給了大舅一箱,我們自己拆了一箱,還有兩萬八千八百套。”葉琳說。
“這批防護服你有什么打算?”葉建國問。
“我們也用不了太多,我也沒想過要賣,相信政府也只是暫時緊缺,要不了多久,就會把生產抓上去,我們自己留一千套,其余的全捐給政府。口罩生產線是全自動的,從昨天到現在出了不少的貨,也算上。”葉琳說。
小劉再次接到葉建國的電話,激動地不得了,可算是解決了一個大難題,還趕過來給葉建國送了一張臨時通行證。
隔天夜里,夜深人靜時,葉家父女悄悄下了房車,到沒人的地方,葉琳從空間取出自家的面包車,葉建國開車來到鄉政府,檢查外面沒有攝像頭,葉琳從空間取出兩百七十八箱防護服和兩百箱口罩。
通知小劉說貨到了,小劉立馬從床上爬起來,并打電話給梁鄉長,兩人到了,見到大門口擺放整齊的箱子,終于把心放下了。
葉建國見人到了就開車回去,路上接到小劉的電話,梁鄉長也在電話里道謝,并表示,這批物資鄉里會留下一小部分,其它的交給縣里安排。
葉家父女不關心這個,東西既然已經捐了,就讓梁鄉長去操心,相信他會合理的安排好。
農歷二十九,隔離期滿,終于可以回去了。
一家三口把車從里到外消毒,脫了防護服,開車進村。
蘇父蘇母早早地在門口等著,葉琳下車和姥姥姥爺來了個擁抱,其他人聽到動靜也都出門相迎,葉建國夫婦把準備好的節禮搬下來。
四條煙、四箱酒、四箱牛奶、四盒點心、六條糕、十盒水果、四件羽絨服、四套保暖衣。
蘇母見搬下來這么多東西就說道:“干嘛買這么多東西,我們又不缺,下次可不許亂花錢。”
蘇雅說:“知道了,媽。”
大表哥蘇海洋、二表哥蘇海川、表弟蘇海山幫著把禮品搬到蘇母屋里,蘇雅把紙尿褲和嬰兒衣物拿給蘇武。
除了蘇文去值班,一大家子都在蘇母屋里坐著,有些擁擠,卻也很溫馨,蘇母見東西太多,干脆分給兩家,讓搬自己屋里去,每家煙、酒、牛奶、點心各一份,糕倆條,水果蘇母自己每樣取出一點,剩下的平分給兩家。
大舅媽說:“媽,小雅買給你們的,您留著和爸慢慢吃好了。”
蘇母說:“我跟你爸吃不了這么多,免得擱壞了,可惜。”
蘇海川和蘇海山開心地把東西搬回自己家。
大年三十,吃過午飯,開始貼對聯。晚上,看春晚,守歲。
新的一年,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