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琳賣了兩天的菜就不去了,這兩天收入很可觀,沒必要出去挨凍。
打過疫苗后,村里已經不安排人值班了,今天包餃子,蘇母就把大家叫到一起吃,女人們在包餃子,男人們在打牌,海洋海川兩兄弟喂小羊,葉琳海山在大棚里澆水,小丫丫在睡覺。
蘇睿夫妻來時餃子已經包好了,正準備端去下鍋,蘇母見他倆來,停下了動作。
“大伯母,我們來給小山送草莓。”蘇睿媳婦說。
“小山。”蘇母朝外面喊了一聲。
海山進屋看到夫妻倆還很生氣,沒打招呼,坐到媽媽身邊,蘇睿媳婦把一斤草莓遞給海山,“小嬸給你買了草莓。”
海山沒接,跑了出去,一會兒端了一臉盆的草莓進來,“我有草莓。”
蘇睿夫妻看著盆里雞蛋大的草莓,再看看自己買的還沒人家的大。
蘇母說:“家里買了草莓,這個你帶回去自己吃吧。”
夫妻倆見沒有一個人要留他們吃飯的意思,放下草莓就說要回去了。
蘇母說:“慢走啊。”
一家人開心地吃著餃子,飯后再來點草莓,大舅蘇文說:“下午村里通知每戶去一個人到村里開會,好像田地全部要建成暖棚。”
蘇父說:“那感情好,不然長不出莊稼了。”
下午開完會回來,蘇文說了下情況,如今的情況,田地在自己手里,建大棚成本太高,不建長不出莊稼,所以由政府統一征收,發放農民補助金,軍隊一同管理。
“還有軍隊?”蘇父問。
“嗯,全縣每個村莊都會有部隊駐扎,地址就在村里的學校。”蘇文說。“所有人都可以報名建設大棚的工作還有種地,我和二弟已經報名了,安排我們開車拉材料和以后的運輸。”
柳明翠說:“我報名種地。”
葉建國和蘇雅也決定報名種地。
隨著部隊的到來,大棚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有農業技術人員來查看小麥的生長情況,發現小麥都已經凍死,是啊,氣溫降到-40℃,土都凍上了,再抗寒的小麥也扛不住。
大棚剛建好就迎來了一場暴雪,氣溫再次下降,蘇母把兩件貂拿給蘇雅。
“你們要出去工作,外面冷,這貂雖是仿的,但是真暖和,我和你爸在家不出去,不冷,你和建國穿。”蘇母說。
“姥姥,我爸媽有,您拿回去自己穿。”葉琳說。
“真有?”蘇母不信。
葉琳從柜子里,實際是空間里取出兩件貂給姥姥看,蘇母才信。
“那我把這貂給你大哥二弟穿了。”蘇母說。
“媽,您做主就行。”蘇雅說。
蘇母把貂給了兩兒子,又給了大兒媳柳明翠一件羽絨服。
“媽,這是小雅給您買的,您自己留著穿就行了,我們是去干活,穿貂也太招人眼了。”蘇文說。
“給你,你就穿,又不是真的,是仿的,嫌招眼外面套件罩衣,明翠你也是,多穿點,路上不能凍著。”蘇母說。
大棚里的田地重新翻耕,一半種玉米,一半種紅薯,葉建國、蘇雅、柳明翠分到種玉米,五人一組,負責十畝地,和右隔壁的鄰居夫妻一組,也是沒出五服的親戚。
種玉米需要兩人一組,一個用鋤頭鋤地,一個把種子丟進去,葉琳、海洋、海川、海山都來幫忙,鄰居家的兩個小孩也來了。中午不回去,都帶了飯,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鍋爐,給大棚增溫的同時也能幫著熱飯。
飯點,大家都去鍋爐處取飯,葉琳把折疊飯桌打開,塑料凳子擺好,保溫桶打開,取出米飯和菜,菜是豬肉燉粉條,鄰居媳婦見了問:“小雅姐,你家這個桶是保溫桶?”
蘇雅說:“是的,小平,過來一起吃啊。”
小平說:“不了,小雅姐,我們帶了飯。”
蘇雅裝了一碗豬肉粉條給小平家的孩子,小平也回送了自家的豆腐白菜過來。
飯后休息一會兒,接著干活,桌子和凳子就放在地頭不帶回去。
天傍黑,一天的工作結束,穿好棉衣,各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