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情況很明顯,這鄰居家的妹妹跟著鄰居家的嬸嬸回娘家以后,日子過得還更好了。
要是讓這鄰居家的妹妹跟著唐叔叔,肯定過不上這種吃著零食聽收音機的好日子。
鐘益民看到萬家的生活條件,就沒有話說了,唐糖倒是想到一件事,上學
當然不是唐糖自己上學的事情,她明年想上學,肯定就能去上學,家里面又不缺學費。
要不是她打定主意湊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高考,其實萬小英早就有打算要送她去學校了。
她能夠拖到明年才開始去上學,都是靠在萬小英面前撒嬌外加做保證,才成功把上學時間拖到了年。
唐糖現在想到的是鐘益民上學的事情
好歹也是一塊兒玩兒到大的小伙伴,總不能真看著鐘益民做文盲,連字都不認識吧
要是因為鐘益民家里情況條件太差了,上不起學才做文盲,也就算了。
反正就算真的不識字,要是鐘益民有本事,日后說不定也能過上好日子。
可是趙家好歹還是雙職工家庭,不可能出不起學費,就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這鐘益民做文盲了。
畢竟就算鐘益民不識字未來也能獲得成功,肯定還是識字,奮斗要更容易一些。
而且鐘益民現在上學,剛好也能趕上恢復高考以后的第一屆高考。
唐糖可是知道恢復高考以后的前頭幾屆大學生,因為高考停了這幾年百廢待興,到處都需要人才。
學生大學畢業以后的機會特別多,大多數人都獲得了成功,取得了不錯的社會地位。
既然知道這些事了,唐糖肯定要提醒鐘益民一下,省的鐘益民錯過了這個好機會。
“我不回槐樹生產大隊了,我們也可以見面啊我明年就要上學了。
到時候你也上學,我們就能在學校見面了,說不定還能做同班同學呢”
唐糖這話倒也不是假話,槐樹生產大隊和柳河生產大隊的孩子,都是上公社上學。
現在的孩子上學也沒個統一年齡規定,也沒有誰管你家的孩子上不上學,全靠家里的大人自己的想法。
家里面重視學習的,哪怕現在沒法考大學,還是五六歲就把孩子送學校的人家有。
家里面不重視學習的,十來歲才把孩子送學校讀兩年書,只為了以后不做個睜眼瞎的人家也有。
所以現在的學校,一個年級的學生,在年齡相差上是特別大,并不像后面那樣幾乎都是同歲的孩子。
聽了唐糖這話以后,鐘益民先是眼睛一亮,隨后又黯了下去。
鐘益民當然想上學,哪怕沒有唐糖這話,肯定也想去學校上學。
他卻也知道家里面不可能會同意他去上學,要不然也不會拖到他都十歲了,都還沒有進過學校。
現在他提出明年去上學的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并不高。
不過鐘益民還是開口說道“那好,等明年上學了,我們在學校見”
唐糖其實也看出來鐘益民的為難,她卻并不認為鐘益民真的會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