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錦剛要轉身回府便看到一隊人馬正擺著駕朝王府走來,來人是一名老太監,見到門口的鎮北王連忙躬身行禮:“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快請起,楚大伴”李云錦笑到
“王爺,陛下特地讓老奴帶了話,說宮里抽不出身,小世子需要什么盡管跟家里說”說這話的時候不難看出鎮北王在元貞帝心中的地位
“陛下可是有旨意?”李云錦問道
“不錯,王爺,確實是有旨意”楚大伴說到
“您的身份老奴就不宣旨了”楚大伴說完便把升職遞給了鎮北王,大概意思就是冊封剛滿月的小世子為漢王,這在歷史上是沒有的,只有鎮北王才有這份殊榮
李云錦急忙道:“還請大伴回稟陛下,這不符合綱常,請陛下收回旨意”
“陛下早知道你要這么說,陛下心意已決,王爺就不必再推辭了”老太監笑著說到
李云錦也沒有再推辭,送別了楚公公便回了王府
府中一片熱鬧的景象,內堂,各官員王爺的女眷們都圍坐在鎮北王妃一旁,南寧昌的妻子因為經常和王妃一起下棋,所以較為熟絡,兩人懷中的小家伙時不時的搶著手中的玩物,更巧的是兩個小家伙居然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兩人正在調笑說之后要打兒女親家,便見一名婢女前來稟報:“王妃,陳大儒到了”
陳靈兒一聽自己的父親來了便急忙起身向朝婢女來的方向走去
“靈兒啊,最近又瘦了許多”陳大儒道
嘮了一會兒家常便說到了孩子的名字上面
陳靈兒把鎮北王要送孩子去學道包括起名的事情大致和父親說了一遍
陳大儒道:“嗯,無妨,學道到也是好事,名既然是師傅給的又豈能隨便改”
說完,陳靈兒便沒有再反駁
席中,一群鎮北軍的將領喝高了硬是要給李玉衡磕頭,后又聽說陛下冊封了小王爺為漢王更是抑制不住的激動。
酒席散后,鎮北王辭別了各路諸侯便只有岳父陳大儒一人留在府中。
李云錦坐在岳父一側隨即屏退左右毫無保留的說了老道士收徒的經過以及內容。因為李云錦知道自己這位岳父是一位能明辨是非,心懷天下的老人。
“嗯,此事我也聽說了,只是這應劫之子并未得知”陳大儒道
“此事是道門的秘聞,我也是剛剛得知”李云錦凝重的說道
“此事除我二人知道以外,不可讓其余人知道,這是為了衡兒的安全”陳大儒道
“可是岳父,讓一個孩子去應劫,說來是不是有些荒誕了?”李云錦笑到
“非也,每逢亂世,必有驚才艷艷之人力挽狂瀾,或許這就是這孩子的宿命,別忘了,我們是人族的支柱,你鎮北王都不愿讓自己的孩子去,那天下人誰還愿意?別忘了我們是為何而讀書,而習武的”陳大儒道
“是小婿孟浪了”鎮北王道,這大唐能讓鎮北王如此謙卑的人沒有幾個,岳父算一個,因為岳父是儒家的泰山北斗
次日,送別了陳大儒李云錦一人在書房發呆
突然,下人的腳步聲打斷的李云錦的思緒。
只見下人匆匆忙忙跑到李云錦面前焦急說到:“王爺,小王爺他…”
“他怎么了?”李云錦追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