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李德開出了這樣的條件,威廉自然是焚膏繼晷的寫劇本和排練。
歷史題材的戲劇往往比其他題材更有優勢,因為有著具體歷史事件作為創作原形,在故事情節和人物上就能省不少的事,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只要能寫出精彩的臺詞,再加上合理的節目編排,就有很大幾率出現優秀作品。
建立在沙漠之上的瀚海都護娛樂方式又極為匱乏,在這樣天時地利人和齊備的條件下,要是還能搞出翻車的作品,那可就真不是一般的廢物能做到的了。
……
除了劇團這邊,李德最關注的就是軍事物資的生產了。
出兵東部王國的時間定在了一個月之后,出兵人數定為1300人,具體為1000沙地巨魔、150人族、150地精。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瀚海都護的人口限制擺在這里,1300人已經是保證都護治安的極限。即便是這樣,在這些人中,還有100人屬于勤務兵。
而且能夠出兵還要多虧了有贊達拉這個盟友,除了參戰國的名義以外,贊達拉還提供了十艘橫帆戰艦以及一些軍事物資。
要不是這樣,單憑瀚海都護自己,根本就無力出兵。只能如一開始李德的規劃,等東部王國的戰爭塵埃落定之后,再過去吸收難民。
便是出于這樣的現狀,李德格外注重軍械的生產。出兵人數已然如此少了,那就要保證每個士兵都具有戰斗力,精兵不用多,一個勝十個。
所以瀚海都護士兵的裝備,完全不同于艾澤拉斯當前的任何勢力。
首先護甲就足有三層之多:貼身先內襯一層布衣,在此之外是一層輕盈的蝎殼護甲保護住關鍵部位,最外層則罩上全副武裝的盔甲。
在這三層護甲之中,最核心的便是塔納利斯特產的蝎殼護甲,對此李德甚至有些慶幸這份先見之明。
早在還住帳篷的營地時期,制甲師傅艾德勒就著手研發新式護甲。等新加基森建成之后,在希望港尚處于建造時期,艾德勒的制甲作坊,就是最先遷入加基森的一批工匠。
從那時起開始算,這半年左右的時間已經積攢了一批新式護甲。所以現在才能保證,在出兵之前,1300名包括勤務兵在內的所有士兵,全都能夠穿上新式護甲。
至于最外層的盔甲,其實地精和人族都是自備干糧的,直屬于李德的百人精兵穿的是暴風王國的板甲;地精們也有技術相當成熟的工程護甲。
只有1000沙地巨魔是無甲的狀態,整個艾澤拉斯的巨魔,除了贊達拉這樣的“高富帥”以外,大多數部族都只能用繩子穿起來的木板,保護關鍵部位。
所以沙地巨魔的盔甲列裝也就成了大問題,就瀚海都護現在的生產水平,完全沒有能力補全這個大缺口。
雖然自己沒有能力補上缺口,但這個問題又必須得解決。巨魔士兵是主力,無論如何也不能在裝備問題上差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