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力低下的國家,窮人全家用一套外衣的情況屢見不鮮,這次的移民大多數都是穿著破舊的皮袍子,從破舊程度上看,應該不止是穿了一代。
這次航行整體上有驚無險,成功的到達了目的地,繁榮的希望港引起船上移民熱切的議論。
很快諾格弗格就親自帶人送來單衣,在這八百多移民分批的換衣服和下船的過程中,李德就和諾格弗格交談了起來。
問到當前都護內的發展情況,各項產業都是穩步的發展著,最大的問題就是勞動力嚴重短缺。
蜥蜴養殖場現在已經開始工程化管理了,無論是飼養還是出欄宰殺,許多工序都可以用工程機械代替,整個養殖場里穩定維持在五千頭巨蜥左右,而管理它們只用二十幾個飼養員。
釋放出來的勞動力,有一部分加入了捕蟲隊。
對于那些巨型蟲子,最開始人們還有些害怕,但是隨著發現它們能為當地帶來經濟利益,人們的恐懼也隨之消退了。
還有一部分勞動力則進入了以紡織廠為代表的一系列工廠,而相比之下諾格弗格則建議,如海龜漁場這些產業,可以停止發展甚至縮小規模了。
海龜的生長周期本就漫長,如果再加大不老規模,預計在兩年之內,塔納利斯近海的海龜將銷聲匿跡。
現在隨著巨蜥養殖業的成熟,瀚海都護已經不需要從海龜的身上再獲取肉食,甚至其他海龜制品,也能用工業品進行替代。
對于諾格弗格的建議,李德表示認同。雖然之前他拒絕了塞納留斯的德魯伊之道,但他的心里也有一桿秤,不能以無度破壞自然為代價尋求發展。
“可以,這件事回頭在會上討論一下。如果大家都沒意見,就形成一道正式的法令頒布出來,設置一個休漁期。而對于海龜之中的名貴品種,則要完全禁止捕撈。”
從希望港到加基森的路上,李德和諾格弗格就探討了好幾件事。
除了都護內的經濟發展以外,更重要的還是軍事安全。
“上次您走后,我們和銹水財閥就一直沒有起過沖突,庫爾提拉斯盟友的軍艦起到了威懾作用。
而且我發現銹水財閥似乎也在逐步放棄生絲的販賣生意,他們轉而開始專門經營成品布生意,就從熱砂集團那里采購紡線。
這件事我和哈迦德他們幾個經過開會,最后認為可以默許這一結果,只是不接受銹水財閥直接從我們這里購買。
他們單方面開戰,現在還想單方面停戰,繼續跟我們做生意,哪有這種說法?
再說要是把紡線賣給他們,那就相當于是動了熱砂集團的利益,以后我們在科贊方面,可就沒有任何的朋友了。”
對于這樣的安排李德還是很滿意的。
“沒錯,這件事你們把握的很好。咱們已經和銹水撕破臉了,就不要存著關系變好的僥幸心理,在咱們看不到的地方,不攔著他們賺錢。但是以后等我們強大了,當初的仇還是要報的。
我們的海軍還很弱小,雖然與庫爾提拉斯的關系很好,但是也不能因此四處樹敵,這種坑朋友的事情咱們不能干。
一次兩次或許能得利,但是總這樣做,早晚有一天我們身邊就一個朋友都沒有了。”
說到底問題的關鍵還在海軍身上,而一說到這件事諾格弗格就來了精神。
“自主造艦的難度太大,不止是核心技術難以攻克,還需要大量的高級技工,雖然我們現在也在培養,但是在咨詢了比格維茲之后,我認為最快也需要兩年的時間。”
關于這些李德心里也是有數的,只不過從諾格弗格的表情上看,李德知道他絕不是和自己說壞消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