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粗短的炮管以炮耳架在炮架上。
這個炮架羅志學要更加熟悉,因為這是他親自畫的基礎圖樣,采用大雙輪,尾部是作為支撐用炮架,并且可以調整炮架的仰角,進而調整火炮的射程。
行軍的時候,再加上一個兩輪的前車,如此就變成了一個帶轉向機構的四輪炮架了。
這種炮架的樣式,一開始是羅志學是直接根據有限記憶里,嗯,也就是從看過的影視劇里所見過的那些火炮畫出來的,大體上就是近代火炮炮架的樣式。
但是基本圖樣也不可能直接變成實物,后續還是和宋鐵匠三父子、黃木匠等工匠們商討之后,才逐步完善的。
所以也不算是羅志學一個人的功勞,算是集體智慧的體現。
這種炮架樣式比傳統各種亂七八糟的炮車要好的多,更加便于機動、作戰。
現在很多老古董的炮架不少都很奇葩的,有些炮架咋一看也是大雙輪,看似和近代炮架沒啥區別,但是后頭支撐架里竟然還有一個輪子……
或者干脆就是固定起來,沒有前后車之分的四輪炮架,火炮直接固定在上頭。
用這種老古董炮架的火炮到了地頭后,你還得拆下輪子,再把炮架下錨固定,然后才能開炮。
但是羅志學搞出來的這個就用不著拆輪子了……直接就可以開炮作戰。
因此不僅僅準備用在五百斤長炮上,還縮小減重后用于兩百斤輕炮。
畢竟哪怕是兩百斤的短袍,其重量也不是人力可以直接伴著走的,其機動方式要么是直接部署在馬車上,要么是給它弄個專門的炮車。
羅志學選擇的是弄的專門的炮車,畢竟機動起來更加方便,作戰也更方便,而且成本也不會變得更高。
仔細打量了一番這門新鮮出爐的兩百斤短炮后,羅志學直接讓人進行試射。
這好不好用還得看過了再說。
隨著羅志學的命令,前兩天還剛客串了一把騎兵,玩了波騎射的的三個炮手,很快就帶著另外幾個人開始行動起來。
不是直接開火射擊,而是先用騾馬挽著火炮走了一小段,算是測試機動。
只見這火炮走起來非常輕松,畢竟兩百斤輕炮不重。
一開始還是用兩匹馬拖著走,后來用一匹馬進行拖拉的時候,也能拖著走,只不過沒那么輕松就是了,遇到陡一些的坡就上不去了。
機動測試玩了后,炮手們把火炮拉倒了羅志等人前方,背對著羅志學等人開始解開炮車,把前車、彈藥車拉到一邊,又把馬匹拉到后方看管。
同時還有炮手把火炮的炮口對準了前方,前方已經是豎起了好幾塊大木板,用來測試開炮后的彈片的殺傷力。
又有炮長上前進行仰角調整,隨后裝填火藥,霰彈,并進行最后的瞄準。
一切準備妥當后,炮長這才看向了身后十多米外,還隔著一道胸墻的羅志學等人。
羅志學見此微微點頭,他身邊的安永多當即大喊:“軍師有令,開炮!”
羅志學下令后,炮手才點燃了火繩,下一瞬間就見這門小短袍猛的噴出一團白煙,于此同時帶動著整個炮架往后推動了些許距離。
而一聲隆隆巨響也同時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