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既然已經打算和譚宗明合作了,自然就需要談談雙方怎么個合作法,明確雙方的責任義務。。
這方面譚宗明明顯已經做好了準備,譚宗明道:“集團近年來也一直對網絡文學產業保持了相當程度的關注,而且也對幾個主要的在線閱讀平臺,進行了長期的跟蹤和數據分析,發現這些平臺整體用戶數都在保持相當程度的增長,雖然近兩年稍有遲滯但是相對其他行業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快的了。”
“現在集團基于以前長期的數據跟蹤與分析,得出了兩條參與路徑第一:“集團出資重新打造一個平臺,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前期成本低,集團要求的投資回報周期較長,我們的壓力會比較小,如果能做起來,我們的收益也是最大的。”
“第二種,就是集團出資直接并購現有的付費閱讀在線平臺,說白了我們就是直接購買他們的作者資源和讀者資源,這種方式見效很快,但是投入并購的資本較大,集團要求的投資回報周期較短,同時我們的壓力也是最大的。小劉你覺得哪一種發展路徑會比較好。”
劉鑫想了想道:“以我對網絡文學產業的發展看,現在整個行業已經進入高速增長期,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突然涌現出了一波千萬富豪作家,我自己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這就是所謂的造富潮。”
“第一種參與方式,個人認為只適合產業的初期發展階段,因為那個時候行業的發展模式、發展方向都處在初期的摸索階段,說白了就是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這個時候肯定是自己搭臺自己唱戲比較好,因為誰也不知道誰是正確的。如果這個時候,采用并購方式參與進來,會面臨很多不可控制的風險。。”
“而第二種參與方式,是比較適合現在我們所處的這個階段的,因為現在是行業高速增長期,商業模式已經相對成熟,后期發展也是個相對清晰的,并購的代價雖然比前期大,但是商業風險大大降低了。”
“而且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從零開始了,今后的網文產業極有可能是一家或者兩家核心平臺占據市場80%的資源,剩下的再由一些小平臺瓜分,這也就是所謂的二八定律。。”
譚宗明微微一笑道:“小劉,你的看法是認為只有并購這條路是可行的嗎?”
劉鑫:“以我對晟煊集團的初步了解,貴集團之前并沒有任何涉足這個產業的項目。也就是說,貴集團沒有任何運營網文項目的經驗。所以,從零開始也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先不說別的,一支合格的編輯團隊的組建都需要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更不要說吸引一大幫優質的作者了,還有后面的海量付費用戶。。”
安迪認真的傾聽著劉鑫的意見,然后道:“劉鑫,你的意思是我們除了并購,就再無任何辦法可以加入到這個產業當中了,是嗎?”
劉鑫點了點頭:“現實恐怕是這個樣子的,除了并購別無他法。。”
譚宗明接著問道:“我們調查過,國內目前有三家在線付費閱讀平臺做得比較好,分別是終點中文網、縱向中文網還有數字站,你認為我們并購的目標放在哪一家比較好。。”
劉鑫微微一笑道:“譚總,你是做金融出身的,應該知道買股票就要買龍頭股的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