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弟正和大皇兄討論授人魚還是授人漁的問題。”三皇子搶先回話。
“二弟你來說說看,做好事還做錯了嗎?明明是救人性命的事,怎么就被說成是害人了呢?“
平王以嫡皇子的身份做了一些好事,攢了不少聲譽,齊王本以為他會贊同他的話,誰知道平王卻說:”做好事當然沒錯,不過得認清自己的身份,不管是授人魚還是授人漁都要量力而為,也不要妄想施些小恩小惠,就能得到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二弟這話什么意思?我只是一心一意地想做點善事,從沒想過得到什么回報,我不像某些沽名釣譽的人,盡做些表面功夫。”話里地嘲諷之意明顯。
平王正要回話反擊,就聽太后說道:“好了,安也請過了,你們請回吧。哀家還要去禮佛。”
平王收斂了神色,說道:“皇祖母,孫兒來還有件事要跟您說,母后讓孫兒來問問您,過些日子就是冬節了,宮中可要舉辦節慶宴會?”
往年冬節皇上舉行祭天大典后,宮中會舉辦宴會慶賀,大宴朝臣家眷,不過這幾年都是由蕓妃操辦,大家興致不怎么高,跟著吃一頓節宴便算過了。過今年蕓妃被禁足,這件事現在才被人提起。
一旁的琪妃有些坐立不安,她本來也是要向太后提這事的,但剛才幾個皇子爭論起來,她還沒找到合適的機會說出口,倒被平王搶了先,皇后這是想要拿回六宮之權了?
“你母后身體好些了?”太后問道。祭天之事,自有禮部操持,至于宮中節宴,往年蕓妃辦的節宴,都是她的個人秀,還變著法的收禮,她連看都不想看,今年沒有蕓妃,或許會不一樣?
“母后身體還是不見起色,不過母后說昭華大了,可以讓她學著操持打理這些事,將來她嫁人也就不用母后擔心了。”平王說完,昭華公主就起身福禮:“孫女大了,一心想著能幫母后分憂,求皇祖母恩準。”
琪妃開口道:“可是昭華公主從來沒有辦過這樣大的宴會,如何能讓人放心呢?太后娘娘,臣妾今日來也正想跟你說這事的,臣妾想著,皇后娘娘身體需要靜養,蕓妃又被禁足,只有臣妾來擔起這個責任了。”
原來是昭華公主想要攬這事,可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宮里還有她們這些有位份的妃嬪在,憑什么就讓一個黃毛丫頭來插手?誰不知道一場宮宴辦下來,收禮都能收到手軟!
昭華公主一聽就怒了:“琪妃娘娘未免太不把我母后放在眼里了,雖然這些年母后身體不好,不怎么理后宮之事,可怎么說,我母后也是一朝皇后,是六宮之主,平日里你們也不去給母后請安,母后宮中冷清,心中寂寥,我也是想讓母后心情好些,才求了母后幫她舉辦這次節宴的,琪妃娘娘連我這片孝心也不能成全嗎?皇祖母放心,有母后在旁提點,我也一定能把這件事情辦好的。”
昭華公主用皇后的身份壓她,琪妃笑著對太后說道:“太后娘娘,臣妾也是心疼皇后娘娘的身子,她若經這一番費神操心,病情加重了可怎么是好?昭華小孩子心性,想不到事情有多繁瑣,還怨上我了呢!”
太后皺眉想了想,轉頭問江畫卿:“郡主,依你看,如何才妥當?”
江畫卿沒想到這后宮之事,太后會點名問她,溫聲說道:“這連降大雪,可能有不少地方受災,不少百姓正忍饑挨餓呢,說不得很快就要朝廷賑災救濟,這個時候,宮中還賀節辦宴,鋪張浪費,豈讓百姓心寒?淺薄之見,讓太后娘娘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