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小伙伴紛紛嘲笑他笨,胡言膽怯地看向那名家長,怕人家發脾氣。
家長并沒有說什么,也沒有理睬胡言,只是搖搖頭,把西瓜收拾起來拿進屋,讓大家繼續搬。
胡言臉上紅紅的,覺得很難為情,認為把事情搞砸了。
事后家長邀請幾名孩子去家里休息,順便把摔碎的西瓜吃掉。
胡言連連擺手,覺得不好意思吃人家的東西,就揮著汗水走了。
過了幾天,胡言也便把這件事忘了,他甚至還對那名家長抱有很大的好感。
因為人家沒有批評他,還讓他上門吃瓜。
可是,幾個同學卻在背后笑話他,說他又笨又不合群。
其實胡言渴望被人認可。
他等待的,是一個不會嫌棄他,愿意鼓勵他,給他機會表現的人。
自從父母去世后,姥姥鄭文看他可憐,便將他接回家。
老人靠著一臺縫紉機,給人家縫制衣服來供胡言讀書。
鄭文是個樸實本分的婦女。
她沒有什么文化,給不了胡言那些為人處世的大道理,但是會竭盡所能讓胡言懂得感恩,教他善良和真誠。
每當胡言受人欺負的時候,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便跑回家問姥姥。
姥姥嘆著氣告訴他,不要責怪任何人,以后長大要努力,要去闖蕩世界,才不會被人看不起。
不管到任何時候,都要對別人好,只有這樣才會遇到那個珍惜你的人。
胡言使勁點頭,從此記住姥姥的話。
胡言的家庭是個親情觀念淡薄的家族,親戚之間都是各過各的,彼此沒什么來往。
鄭文給人家趕制衣服,有時會很忙,來不及做飯。
姥姥有三個孩子,一兒兩女,大女兒谷奈琳是個很成功的商人,家境優渥。
小女兒便是胡言的母親,不幸早亡。
還有個兒子谷誠正在鬧離婚,自己焦頭爛額,根本無暇顧及其他。
姥姥就跟姨媽谷奈琳打個招呼,讓胡言去她家吃飯。
但不知什么原因,姨媽和姥姥的關系始終不好,其他親戚又基本不走動,更加指望不上。
姥姥只能寄希望姨媽念及母女情分,多少幫襯一下。
姨媽雖然嘴上答應著,然而每次吃飯,胡言都要看著她的臉色夾菜。
要是哪道菜多伸幾次筷子,姨媽會陰陽怪氣的說:“呦,光知道撿好吃的吃啊!”
胡言就不敢再多看那個菜一眼了。
吃完飯,看到桌上的可樂,胡言請示姨媽能不能喝。
姨媽告訴他,別喝可樂,那玩意興奮,去喝水吧,多健康!
胡言便順從地從板凳下來,去廚房倒水。
身后,傳來姨媽對她兒子彭旭光殷勤的聲音:“來,兒子,我給你打開,都是你的,多喝點!”
胡言雖然年齡小,但也看得出別人是否喜歡他。
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再去姨媽家吃飯了,但他從不和姥姥說這些,他怕姥姥傷心。
每次到了飯點,姥姥如果忙不過來,又讓胡言去姨媽家時,他就自己在外面溜達。
等到了下午上課時間,再餓著肚子去學校。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個年紀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總是饑一頓飽一頓,才導致胡言比同齡人的身材要單薄一些。
姥姥鄭文知道后,盡管很是心疼孩子,卻也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