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碗畢后,徐根將“五圣師父”四字抄了五十遍,又將“武圣師父”抄了五十遍,交于楊文成檢查,楊文成這時才知徐根先前說的便是“武圣”,心想“武圣”二字他可當不起,將“五圣、武圣師父”四百字接過,引陽氣為火燒了。
次日清晨,徐根滿是欣喜的出了觀門。步入野鶴陣中,循著昨日舊路而行,不多時便陷入了幻境,環目四望,才發覺原來楊文成不知何時偷摸出觀,暗將“百零八變野鶴陣”稍作整改,此時這陣型已煥然一新,早已非昨日舊陣。
徐根登時氣急敗壞起來,罵道:“這遭瘟的老道師父,卻又變化陣法做甚么?”舉目四顧,認清四周環境,不斷推算路徑。有了昨日經驗,尋路速度倒也快了不少。
(本章未完,請翻頁)
過了良久,終于解陣出來,這時早已日上三竿,晨光高照。徐根朝山下瞧了過去,瞧那古鎮一面靠山,三面環水,風水之中水與路為財,但渭水渾濁,泥沙萬千,猶如千軍萬馬,此地又處峽谷咽喉,泥沙聚于此間,這當是個兵家戰爭之所,再看下去,他也瞧不出個所以然。沿路下山,但四年前自己年紀幼小,當時沒注意山上場景,因此又走了半個時辰也沒見到山下那座古鎮。
又繞了許久,終于見到一排殘垣城墻,久經歲月洗刷,現已面目全非,卻仍屹立不倒,似在訴說舊日輝煌。依城墻走向而行,不多時便聽到了人聲交談。但聽一人喝道:“黃勇軍!你別以為逃到野鶴山下我們便不敢追來,野鶴觀中那小子已有三十年未曾下山,恐怕早便死在了外頭,便在這吳砦城外,我們也無懼于他,快將我的仙童交還過來,我們可饒你不死!”又一人道:“你那勞什子仙童早便被我打散魂魄,那害人的東西又留他作甚?再說,我何須野鶴觀的高人相助,對付你們,我一人足矣。”另一人道:“他媽的!也是白天才教你如此囂張,若在夜里,你早便成了我仙童的口中美食。”那名為黃勇軍的漢子又道:“你若不想要那只小鬼,便夜里驅它前來,也教我符下再散一魄。”
徐根聞言大驚,好奇心起,循聲遁近,不多時便見到三個人影晃動,忙伏于野草從中觀瞧。
距離遠了,也瞧不清楚相貌。見一人氣宇軒昂,持一樹枝力敵兩位老者,樹枝刷刷,閃電嗡嗡,使的是一門“掣電破魔劍”劍法,乃是山術傳人的絕技,徐根曾在野鶴觀中習得。這“掣電破魔劍”武術結合(此書中“武術”一詞大多指武與術,即武功與法術),以武為主,以術為輔,共有七式,變化不多,招式簡單,威力卻是極強,運道氣(即內力,武者一般稱其為內力,道門許多人稱其為道氣,部分邪教中人則稱為圣氣)而使,一招一式皆附閃電,或直劈,或御守,驅邪傷人,保身護體,無往不利。
這使“掣電破魔劍”的人應是那名為黃勇軍的漢子。與他對敵的兩位老者臉上均泛皺紋,相貌如何卻瞧不清了,只知一人身披暗藍道袍,另一人深黑短袖,腰掛銅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