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鈞儒平時一幅不著調的樣子,教杜天和吉祥也沒個師父的形象,但手底功夫十分硬扎,一把普通的鋤頭,在他手里硬是變成了破陣摧城的大槍,把身后幾人遮護得風雨不侵,讓王子薇和吉祥幾乎無事可做。
這有多難吉祥身有感觸。鋤頭的木把是柞木所制,硬則硬矣,韌性卻不足,根本沒有白蠟桿子的彈力,一旦頭部抖動的幅度太大,自己就會斷掉。
吉祥剛剛一接觸就被村民傀儡把鋤頭打斷,就是沒有摸準柞木鋤把的特點,出現了破綻。
但是白鈞儒使用同樣的鋤頭,既遮護住了近兩丈寬的正面,又保證了鋤頭有足夠的打擊威力,無論沖過來的是人是狗,或敲或啄,皆一擊而倒,這份借力使力與精準控槍的本事,大概已經接近了人體的極限。
吉祥便在一旁仔細觀察白鈞儒的每一個動作和處理方式,并細品自己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提升哪些能力,短短幾分鐘,便覺受益良多,對大槍的領悟也更進了一層。
使用大槍,槍花大小是對槍法掌握深淺的主要評判標準,但不僅是指外在槍花的大小,還有內在的控制能力。
槍訣“一扎眉攢二扎心,三扎肚臍四撩【陰】,五扎膝蓋六點腳,七扎肩井左右分”,實際上指的是人身正面的十四個攻擊點,散布在以身高為直徑的一個圓內。
而大槍要想時刻保持對任何一個攻擊點都有威脅,槍花就要能把這個圓覆蓋住,考慮大部分人的身高范圍,有兩米直徑就足夠了。
如果僅是把槍花抖到兩米直徑,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真正的難點有二:一是槍花越大越耗體力,用槍者的身體能不能支持得住。二是對槍尖落點的精準控制能力,亂扎一氣是沒有威脅力的。
槍花只是用槍者在大范圍進攻時的一個外在表現,光有槍花,槍尖落哪里完全不知道,那就真應了那句“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戰績零比五”的笑話,屁用沒有。
吉祥原本以為,自己舞個二米的槍花,體力上應該不會有問題,所差不過是對槍尖落點的控制和打擊威力還有一點欠缺。但今天再次見識到白鈞儒用鋤頭使出的槍法,吉祥才知道自己要走的路長得很。
鋤頭把很硬,抖不出大槍花,想遮護住對方近兩丈的攻擊面,更多只能靠揮舞之力,無論藏力、缷力還是借力打力的技巧,都要更加精妙才行。
“換你來!”捕捉到一個間隙,白鈞儒突然把鋤頭塞進吉祥手中,與他交換了一下位置。
吉祥立刻握緊鋤頭,如毒龍出洞向前刺出,同時雙手微微一擺,鋤頭前端立刻出現了一個小幅度顫動,鐵制的尖角準確地啄擊在一條土狗的后腦部分,將其擊倒。
鋤頭卻不停,借擊中狗頭反震產生的彈跳,順勢一擺,劃了一個長長的弧線,再次側擊在右方一個冒進的村民傀儡頸側。
但借力使力的第二擊,他的發力大小和角度出了一點問題,鋤頭彈起時方向不對,需要多發力校正,這時若還強求精準,很有可能面臨失敗。
吉祥當即果斷地順勢揮鋤,擊在了一位村民容易擊中的膝關節處,破壞了他的攻勢,把補刀工作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