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并非險惡,初心會變,或許從某一代起山下的初心就已經變了,但誓言不會變,當然這可以反毀,可是沒有人去做。
這個故事他很早就聽過了,那會大家都說山上的仙人是好人之類,當然他也信了,現在他依舊信。樂白是小暑時節上的山,這他記的很清楚,現在時間一晃就到霜降,直到現在也就師姐一個人出來了,今天風寒特別是在海上,他去年跟著一個師父去修煉花了好幾年才踏足百味,這并不是說他教的不好,就算教的再差也不會用幾年才踏百味吧,后面不是我不跟他學了,而是他不教了,后面的幾年我也走過幾步這需要很大的勇氣,這種沒有道的路注定會失敗,但不管怎么說先走路,不上路怎么會有道,我也有些明白了第一段路為什么叫百味。
這第一段路不考天賦考心性,很多人認為到了后面或許天賦的重要便會顯現出來,但其實這已經在找路過程中顯現了,這就好比找路要有能力才能走上去遇到了坎坷也需要能力破開,有人一舉破開也有人不斷錘打,這都需要天賦。而判斷路的問題,則需要看心,心人人都有怎么讓它發揮最大作用就只有本人了。樂白的天賦或許不及很多人,走的慢也沒什么大不了,這些日子里他午起看書,習道法,這些日子里步法走快了不少,但還是有些慢。
書閣里的老先生則是他常常訪問的對象,當初老先生并不怎么理會,但知道他是葉北池的弟子后便與樂白說道路一行,不要快不要慢對于自已步法速度合適就行,不然呀快了總感覺走丟了什么,慢了或許路都沒有了。樂白點了點頭,于是每天來此看書,不懂就問,于是老先生都有些頭疼,每天生無可戀看著樂白準時到來。
樂白每天都很勤快,每一天只說兩個小時,仗著葉北池徒弟的身份去書閣,沒有人能形容他的瘋狂程度。
人讀書是為了記住道理,記住道法而他讀書讓老先生差點認為他是儒教的某個好胚子,每天燭火擺在旁邊,書閣有很多書,優秀之作有很多,但很多人只選適合自己的,而樂白統統的接下。
老先生有幾次走近一看,看到上面縱橫交錯的線條,這應該是陣法吧,于是他向下翻看那些書籍,《長城的霜花》《劍星》《人間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史》。
看到這些書老先生頭都大了,這小家伙混雜在一起看?不得不說這是門挑戰,難度很高的挑戰。
老先生看著那成堆的書,無奈說道:“要不要把那本書給他?”
一旁不知從何而來的老人說道:“你把道祖寫的那本書給他?”
老先生坐了下來說道:“為什么不能?現在也只有這樣,難得碰到了一個上好的苗子,又是教主的弟子不給他給誰呀?相信大長老知道后也會同意。”
老人微笑著說:“就算他見到了那本書,適不適合還是一會事”
老先生指著桌子上的一堆書說:“你覺得會不適合?”
老人沉默了一會,說道:“那可以讓他試試。”
……
……
樂白一臉茫然的說道:“樓頂有本書?什么書?”
老先生說道:“一本很古老的書,放在樓頂很久了,很早以前我道教也出了一個讀書的好胚子,長城之戰中,他一步走到人間與那些妖仙相博,就后墜落他的法器那就是那本書被儒教找到送還我教,至今放至在樓頂,道教并不怎么習文,所以讀書的好胚子少之又少,那本書自然而然也就被遺忘了,但不管怎樣這些書并不適合你,因為它并沒有難住你,一樓不行,二樓不行,三四樓更不行,所以小家伙你去樓頂試試看吧,更何況你在百味也走了許久,借這個機緣也許能一舉突破到春秋,一位人間仙的法器那可是不小的機緣”
樂白滿不在乎的說:“老先生我讀書只是為了知道更多而已,你知道的我并不想要教主這個位置”
旁邊的老人瞇著眼問道:“你想習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