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回頭想想,要是真氣不過的說一句被吞了,發行方便能把高達800條的宣傳項目甩他臉上。
想到這些,方南揉著額頭嘟囔罵道:“媽的,這幫吃人不吐骨頭的!”
“當時應該把宣傳和發行全打包給博納。”蔡宜儂說起了事后話。
方南翻了個白眼:“打包?給他打包,他能把抽成加到30%,你依舊聽不到宣傳水花。”
事已至此,說多了無用,好在最后還有900多萬給他們兩家分,回本的同時,還能小賺個一兩百萬。
而且,大火后的《無名之輩》還有后續影碟市場,還可以登陸香江、臺灣、甚至東南亞等電影市場。
不過,他如今在內地都玩不轉,就更別想在其它電影市場討到便宜了。
因此,直接賣斷版權是最好的辦法,如此幾項下來,他的身家應該要奔著上千萬去了。
這就是大火電影的好處!
《無名之輩》讓院線、發行方、出品方、出品人方南、贊助商步步高公司賺錢的背后。
更有一眾演員憑借本片,事業更上一層樓。
其中進步最大的要算黃澤,黃澤從素人群演一步跳到了明星之列。
《無名之輩》還沒下映,蔡宜儂已經幫黃澤接了三部戲,一部電影,兩部電視劇,都是出彩的大配角。
其次是陳建兵、曾璃、黃博。
陳建兵從小銀幕一躍跳上了大銀幕,前段時間,說是去香江某大導演,大制作里試鏡曹操一角。
曾璃接了唐唐影視的《新聊齋志異》,再多的信息方南暫時沒聽到,想來試鏡邀約應該不會少。
黃博發展也不錯,進了一個電視劇劇組做主角,打電話給方南說是叫啥《生存之民工》。
再就是胡鴿、劉茜茜等小一點,不算出彩的配角。
《無名之輩》于他們不說事業影響有多大,各自片酬肯定得漲一些。
但獲利最多的還要屬導演方南。
他賺錢的同時,在業內算是出頭了。
以前業內提到方南,大概會說電視劇圈的小導演。
所謂的代表作品《倩女幽魂》、《仙劍奇俠傳》,他在里面其實只負責動作指導部分,有些言過其實,誤導觀眾的意思。
現在再提方南,那就是3000多萬票房的大導演。
作品嘛,只有一部《無名之輩》,卻也不是隨便一個導演可以小覷的。
馮大炮被媒體吹那么狠,去年一部《手機》也不過4000多萬票房,方南離馮大炮只一步之遙。
此時此刻,艷羨方南的有,不忿的也有。
艷羨的,如一個小胖墩影院看完《無名之輩》后,暗搓搓逢人就說他有個類似《無名之輩》的構思!
不忿的,頻頻在網上發表類似【什么樣的導演才算成功的導演】等話題,大概意思就是,有三部作品成功,才算成功的導演。
方南離成功還早著。
就在網友為【方南是否算成功】的話題吵的面紅耳赤時,一家網絡媒體頭版頭條登出一嚇人消息。
著名導演方南以侵犯其著作權為由,于某某法院,正式起訴后天通信息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湘南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等七家侵權單位。
起訴七家單位消息曝出不足一小時,又一媒體曝出,方南再以侵犯其著作權起訴國內歌曲界等18人。
一時間,全網驚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