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還有兩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才春季的時候就要開始科舉了。
“哈哈!”
聽到彭文的話,李世民哈哈笑了兩聲,對彭文說道:
“張真人,我們的考試時間是一年的正、二月的某一個日子,一般上一年十一月開始報名。”
聽到了李世民的解釋后,彭文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原來是這樣。”
“看樣子,真人你對科舉好像不太了解啊!”李世民對彭文說道。
“是的,我一直在深山里修行,今日為了給陛下送這個卷軸才會選擇出山。”
彭文點了點頭對李世民說道。
“那既然如此,那就由朕向你介紹一下科舉如何?”
李世民試探的對彭文問道。
“由陛下講解,那自然是貧道求之不得啊!”
彭文向李世民恭維的說道。
“哈哈!好!”
“朕變便給你說說這科舉。”
老師哈哈大笑道。
原來一直是彭文在給予他東西,現在有東西可以回報彭文,他自然也是求之不得,畢竟沒有人愿意一直是付出的一方,哪怕這僅僅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要讓對方明白你的心意。
李世民開始講解道,“剛才朕向真人說了開課取士的時間,接下來便給真人你介紹一下
考試的地點和招考的對象。”
彭文向李世民做了一個道稽,“貧道洗耳恭聽!”
不一會,李世民便開始緩緩的說道:“這開科取士的地方在尚書省禮部南院的貢院,主考便為禮部侍郎。”
“至于招考對象有“生徒”、“鄉貢”、“制舉”。”
“這“生徒”、“鄉貢”、“制舉”是什么?”
彭文聽到了一些在現代沒有聽說過詞匯,于是向李世民疑惑的問道。
“國子監、弘文館、崇文館等一些國家的最高學府和各地方州縣的官辦學習結業的一部分學生,被稱作“生徒”。”
李世民沒有因為彭文的打斷而生氣,反而是臉上笑容越來越濃烈的對彭文解答道。
“而不在校學習,自學成才的,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先參加縣一級的考試,合格了然后再參加州一級的考試,再合格了,就會被送到長安,這種被稱為“鄉貢”。”
“還有一類就是朕臨時下詔選拔的“非常之才”,也就是以朕的名義征召各地有專門才能的知名人士去考試,這些就被統稱為“制舉”。”
彭文認真的聽著李世民講道,心里不由得有些奇怪的感覺,一直在歷史書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居然再給他講解科舉是怎么一回事!
這想都不敢想啊!
彭文將腦海里一些胡思亂想的東西給驅逐了下去,繼續聽著李世民的講話。
“至于報考程序,也非常的簡單,就是舉子們到達京城后,先要到尚書省的有關部門“疏名列到”,就是辦理報到手續。”
“第二步,則是“文解”,就是由地方官府發給舉子的推薦證件,還有由舉子本人填寫的籍貫叫“家壯”。”
“還有一樣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考著者本人三代名諱等方面的家庭狀況表。”
“接下來還要“結款通保及所居”。就是要求舉子們以三人為一組來相互擔保,并寫明在長安城的暫時住所。”
“最后,那就是準備參加兩項集體活動了。一項是在元旦節那天參加由朕接見的儀式,另一項是由國子監舉行的拜謁孔子像的儀式。”
這句話不是有李世民說的,而是袁天罡代為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