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
御書房。
女帝收到秦風的信件后,便馬不停蹄地連夜趕回宮中,
一回來就召見了狄仁杰,就信件中的內容與狄仁杰商議。
狄仁杰站在一旁,推心置腹道:“陛下,這種邊防大事,關乎國家生死。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臣相信帝君的判斷,可并不代表文武百官都會相信帝君的判斷。帝君剛被冊封,朝中不服的官員大有人在。
此事還是仔細查探為妙,不可貿然出兵。否則,還未等突厥打過來,長安城便會自亂陣腳。”
“狄愛卿所言極是。”女帝頷首,眸色漸寒,“如今想來,此事確有端倪。本帝就說,最近吉利可汗怎么沒動靜了,
原來是在謀劃更大的陰謀,他們就這么急不可耐嗎。”
“狄仁杰。”
“臣在。”
"你趕快派遣人馬去北疆打探消息,看看頡利究竟在搞什么鬼?"
“臣遵旨。”
狄仁杰應聲而退,這件事情非同小可,關乎江山存亡,他一刻也不敢耽誤。
三日后。
黑云壓城。
一股緊張的氛圍籠罩在立政殿之中。
“陛下,東.突厥大將阿史那耶齊率領五萬大軍已駐扎在涼州城外,蠢蠢欲動。”
狄仁杰在朝堂上匯報著,神色凝重。
沒想到,東.突厥的動作比他想象的還要快,同時也十分震驚,沒想到帝君文韜武略,竟有如此高瞻遠矚。
僅憑馬匹漲價就能順藤摸瓜查出商路不通,然后敏銳的推斷出突厥攻打北疆。
這樣的政治智囊,別說自己遠遠不及,古往今來也是少有,
若是被其他國家搶先拉攏,那日后必將成為大唐的心腹大患。
幸好女帝下手夠快,已經立他為帝君。
女帝心中泣血,眼眸冰冷,寒聲說道:
“該死的突厥,竟趁我大唐勢微之時進犯涼州,簡直可恨,本帝絕不會放過頡利老兒。”
事已至此,已經沒有時間再猶豫了。
“王孝杰。”女帝斷然開口,命令道:“本帝命你為揚衛將軍,領兵兩萬,即刻動身,迅速支援涼州。”
“陛下不可啊!”
"陛下三思啊!"
“陛下,這怕是不妥。”
“如此一來,長安城不就危險了嗎?”
大臣們無不駭然,紛紛勸說。
佘太君說道:“陛下若是派兵兩萬,長安城兵力將不足四萬,屆時兵臨城下,又當如何?”
魏元忠也道:“突厥準備良久,而我軍猝不及防,此時應戰,勝算太小,吃虧的只會是我大唐。”
與此同時,一個守衛突然闖入朝堂。
“急報!急報!突厥勢不可擋,涼州失守。涇,原,慶三州危矣,請求朝廷派兵支援。”
“什么?”女帝再也坐不住,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突厥蠻夷真是欺人太甚!”
“唉,我們最多只能出兩萬精兵,這仗還怎么打?”
“如若不然,只能割舍涼州,與突厥講和吧。”
女帝掃視朝堂,怒不可遏,渾身的氣氛又壓低了幾分。
“一群廢物,還沒開始打,就聞聲喪膽了嗎?”
“一寸山河一寸血,萬里山河萬里兵,大唐的任何一寸土地,絕不允許割讓。”
“突厥一向欺軟怕硬,對方越是強硬,本帝就越要無所畏懼,一味的退讓,只會讓蠻夷踐踏。”
女帝怒斥群臣,越說越激動,殿下的大臣們個個捏了把冷汗,嚇得都不敢說話。
不是他們聞聲喪膽,甘愿受辱,實在是兩方實力懸殊,沒有勝算。
女帝睥睨著下方眾臣,冷冷道:“如今涼州已然失守,若是再不阻攔,突厥便會長驅直入,直奔長安。
到那個時候,我們還有反抗的余地嗎?你們若是前怕狼后怕虎,也罷,本帝御駕親征,與那突厥蠻夷決一死戰。”
話落,群臣一片嘩然。
“陛下萬萬不可啊,國不可一日無君啊!”
“還望陛下三思,以大局為重。”
“此戰兇多吉少,陛下不可御駕親征啊。”
“小不忍則亂大謀,臣等也是為了陛下的安危著想。”
女帝雙眸微瞇,寒聲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們倒是說說看,到底要本帝怎么樣?”
薛懷義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不必御駕親征,臣愿意為陛下推薦一位合適的人選。”
聞言,女帝幽幽道:“何人?”
薛懷義的嘴角勾起一抹邪笑,“大唐帝君,秦風。”
方才群臣都在忙著討論戰事,一時之間沒有人提起秦風。薛懷義的提議,倒是提醒了他們。
“薛大人說的極是,帝君文韜武略,文武雙全,如今北疆受侵,理應上陣殺敵,守衛大唐江山。”
“不錯,身為帝君,理應如此,怎可讓陛下以身犯險。”
“帝君有憂國憂民之心,曾在朝堂上許諾,要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
可今日突厥入侵,大唐生死存亡關頭,怎么不見帝君的人影?”
眾臣的言論幾乎都倒向了薛懷義。
薛懷義站在殿中,心中冷笑。
秦風,任憑你如何武功蓋世,到了戰場,我看你還怎么全身而退?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