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只要他下了這個決斷,那么后面就好說了。
這年頭,清廷也是剛入住中原不久,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可不算是遠。人心思漢之下,有的是無辜百姓愿意為了保留漢家衣冠背井離鄉。往日里只是沒有這個條件,而現在陳近南則完全可以創造這個條件。
這些流民就是大生產和發展的根基。以漢家兒郎驅使南洋本地的土著,再加上南洋地區豐富的物產和資源,只要艦隊在手,這就是一個穩定的大后方。潛心發展十年,不難攢出一波爭天下的資本。
糧食、武器、人口,這才是爭天下的資本。天地會、鄭氏還有云南沐王府的那一套簡直就是開玩笑。
把話說到這個地步的時候,陳靜儀記得當時陳近南的臉色已經很難看了。似乎是胸中有口郁氣待發,恨不得就是要破口大罵,但卻兀自強忍了下來。
她雖然看不太懂曹瑋的這一番建議,也不明白他的這番話對于陳近南這種古人來說是多大的沖擊。但她知道,陳近南當時是猶豫了。
而猶豫就意味著某種程度上的心動,這對于一個只負責高談闊論的演說家來說絕對是足夠的了。
曹瑋也是這個意思,所以他也是緊接著提出了內外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
于內,在發展壯大天地會農村勢力的同時,也要清除那些不安分分子,同時搞搞天地會的老本行,刺殺。
當然,不是刺殺那些無關緊要的貪官污吏。而是把矛頭直接對準清廷內部的權力矛盾。
說起這個的時候,曹瑋當時很是不客氣的嘲諷了陳近南一番。說他們天地會簡直就像是康熙小皇帝的打手,真是什么對康熙有威脅他們就想辦法干掉哪個,尤其是準備刺殺鰲拜的這個想法,簡直比康熙的奶娘還貼心。
拜托,你是反賊,終極目的是推翻這個異族政府,而不是幫著人家穩定人家的權利統治。你去刺殺鰲拜有什么用,幫著康熙小皇帝執掌大權嗎?
刺殺是個解決問題的手段沒錯,但也不是這么用的啊。真要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破壞清廷的穩定統治,那就應該直接一點,把目標放在那些所謂的八旗貴人上。
像是索額圖這樣積極靠攏康熙的才是最應該刺殺的對象。相反的,那些積極靠攏鰲拜的旗人反而應該是被放過的那一類群。
這叫做制造矛盾。即便說有人能猜出來這種手段,在此消彼長,鰲拜權勢日益濃重,皇權日益動蕩的情況下,他們也不會有什么握手言和的可能。
小皇帝擔心重現當年多爾袞的情況,鰲拜也會怕步上多爾袞的后塵,所以他們只會說越發的猜忌對方。
而這就導致了,他們的絕大多數精力都會用在這個方面。自然的,對于地方的掌控力度就要開始下降。
而這就是擴大天地會影響和進一步發展壯大的機會。
此外,這還要結合第二步對外戰略。
在第二步對外戰略上,曹瑋提出的是借南洋為根基,聯合已經日漸頹廢的西班牙、荷蘭,同已經開始彰顯霸主資質的不列顛相抗衡。
首先是鞭長莫及,這個年代的不列顛的確已經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成為了大海上的霸主。但要說它的海上優勢,還遠沒有到后期日不落帝國的那個時候,自然就不要提對東亞有什么影響力。
而趁著這個機會,陳近南完全可以和現在勢頭還在的荷蘭、西班牙乃至高盧合作。相信這些昂撒人的老對手也愿意遏制一下此刻不列顛的瘋狂擴張。
這樣,以南洋地區的資源換技術、換知識,完全可以迎來一波海上力量的瘋狂發展。而只要再把觸手伸到印度。不提占據整個印度,只要能把整個南印度掌握在手中。那么整個印度洋就相當于成了自家的澡盆子,鐵桶一塊之下,已然可以算是利于了不敗之地。
這個時候,再回到內部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