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景庭揶揄道:“有啊,理不辨不明。正一、全真修的都是道,有什么區別?再說你家里還三房姨太太呢,你也好意思說自己是全真弟子?”
黃明睿直接破防,眨眨眼,搖頭嘆息道:“悔不當初啊……知道我為什么修行無所寸進嗎?結婚太早,元陽已失,腎精不足,所以至今也邁不過精滿氣通這一步!”
費景庭笑而不語。修道修的是什么?有人講根骨,有人說心性,除此之外便是財侶法地。
費景庭修為不夠,沒法探知黃明睿的根骨如何,但這人心性頗為堅定,財、侶、法一樣不缺,偏偏沒了最后一個字:地。
何為地?洞天福地,道家講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說得是鐘靈毓秀、蘊含靈機的地方。偏偏此方天地靈機斷絕,絕大多數修道之人就連最基礎的氣感都沒有,更不知道靈機是什么,那還修個什么道?
兩個月來,費景庭從黃明睿這里借閱了不少道藏典籍,加上玄玄子批注的參同契,費景庭隱隱察覺到了道法與天地靈機之間的聯系。
他沉聲道:“明睿兄,我上次說的假設,你考慮的如何了?”
“靈機?”
“你也可以理解為炁。”
黃明睿不屑道:“純屬無稽之談。既然是先天一炁,自然是無所不在,怎么會斷絕?”
費景庭喝了口茶水,道:“明睿兄曾經學過西學,知道分子、原子吧?”
“略有耳聞。”
“真空不空的概念也知道吧?”
“倒是聽人說過……你到底想說什么?”
“好。那我們做個假設。假設所謂的炁,就是一種微小到比原子小無數倍,我們根本無法探查到的粒子。”
他停頓了下,待黃明睿點頭,他繼續道:“我們再假設,古時候天地滿是這種粒子,因為恰好地球處在炁的粒子帶,所以修道之人才能得道升仙;
等到了宋元,地球已經到了粒子帶邊緣,炁已經變得稀薄,沒有足夠的炁,修道者就沒法修煉下去。
這時候重陽真人統合儒道釋,創立全真,用新方法來繼續修道。
再到如今,地球早已越出炁的粒子帶,沒了炁,所以心性堅如明睿兄者,才會無所寸進。”
黃明睿思索了片刻,咂嘴道:“你這歪理邪說乍一聽還挺像那么回事。”
“呵,”費景庭笑道:“《道德經》開篇第一句,明睿兄可還記得?”
“自然記得——道可道,非常道。你說這個干嘛?”
費景庭道:“卻是跟我看得不同。我看的第一句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而且,我看的也不是道德經,而是《道經》與《德經》。”
黃明睿疑惑道:“你從哪里看的?”
費景庭作勢右手伸向褲兜,從空間里取出手稿,放在桌上慢慢推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