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睿也道:“求之不得,且算我一個!”
陳元祥很激動:“二位高風峻節,若人人如此,我道門何愁不興?仙路何愁難覓?”
“陳道友謬贊了。”
費景庭既然沒意見,黃明睿便把默寫的修行法門給陳元祥看了。
參同契的修行法門與尋常功法不同,講究的是師父領進門。選取后進根骨極佳弟子,由道行至少煉神化虛的前輩啟靈,將真氣徑直渡給弟子,短短時間內擴充丹田氣海,直接將弟子的修為拔到筑基。
后續功法略有差異,不過都是道家內圓術的路子。
陳元祥看罷了感嘆道:“費道友之師道行深不可測。”他只當費景庭的師父已到了煉神化虛的境地,哪里想得到費景庭根本就沒師父,有的是比師父還厲害的系統。
費景庭不好接茬,品了口茶,轉而道:“我近日偶有所得,正好請教二位。”
說著,他將摘取的幾個復雜文字紙張掏出來,分別遞給二人:“這上面的文字,二位可認得?”
二人分別接過,看了一眼便皺起了眉頭。
良久,二人對視一眼,紛紛搖頭。
“從沒見過,看著倒是有些像云篆,卻又不是。”黃明睿道。
陳元祥沉吟著道:“《云岌七簽》有載:一曰天書,‘八會’是也。二曰神書,云篆是也。三曰地書,龍鳳之象也。四曰內書,龜龍魚鳥所吐者也。五曰外書,鱗甲毛羽所載也。六曰鬼書,雜體微昧,非人所解者也。七曰中夏書,草藝云篆是也。八曰戎夷書,類于昆蟲者也。此六文八體,或今字同古,或古字同今,符彩交加,共為一法,合為一用,故同異無定也。”
頓了頓,又道:“我觀此類文字頗似流云彩霞,變幻莫測,莫非是天書?”
黃明睿道:“天書之說各類道藏都是涉及,一說太昊時河洛之書,一說天書云篆,還有無字石碑之說。我看這些字跡暗合陰陽八卦九宮五行,極類云篆……費老弟,你從哪兒得來的這些文字?”
費景庭掏出那枚玉琥,放在桌上說道:“偶然得了這個物件,陳道友可感受下,這東西有什么異常。”
“哦?”
陳元祥拿在手中,閉目握緊略略感知了下,睜開眼立時皺起了眉頭:“這……似有真氣逸散?”
“不是真氣,是靈機。”
“我來試試!”黃明睿拿在手中,感受了半晌也沒感受出什么不同來。
黃明睿修行未入門,怎會感知到靈機?陳元祥真氣駁雜,好歹算是入了門,自然能感知到靈機。只是陳元祥修為有限,無法以真氣為絲探入玉琥。
聽得費景庭以真氣為絲,這才探得紙稿上文字,兩人大為驚奇。
黃明睿道:“說不定是道門前輩以真氣蝕刻。有國學大家認為,云篆乃先秦異體字,后為道門所延續。”
“云篆,符箓也!異體字之說過于想當然,我道門符箓呼風喚雨、請神驅鬼,威能無雙,豈是異體字可比?”陳元祥明顯不同意黃明睿的說法。
兩人你一言我一嘴,順著河、洛之書,說起了典籍上云篆的來歷。
河、洛說得就是河圖、洛書,傳聞太昊之時,人獻于太昊。上面所書文字便是云篆。具體年代已不可考,頂多算是傳說。
符,不是道教特有的東西。早在西漢以前就出現了符,有符節、符信,以及竹使符、銅使符、虎符等。當時只把這些符作為君臣之間、人與人之間表示征信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