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王靜玄手掐法訣,口中念念有詞,抽出三尺青峰揮舞幾下,猛的劍指一點:“去!”
長劍化作白虹一閃而逝,轉瞬插在泥塘里,那劍身上微微泛起亮光,深埋地下的陰煞之氣好似受了刺激,陡然間汩汩涌出,轉瞬整個泥塘上方黑煙滾滾,驚得竹林里的野獸疾走,飛鳥盤旋。
好似火山噴發一般,短短一瞬,陰煞沖天而起,激得天空電閃雷鳴。費景庭陰陽眼中,那陰煞中攜裹了無數冤魂,電閃雷鳴中,那些冤魂隨著陰煞之氣逐漸消散于天地之間。
方才王靜玄那一手,已經隱隱有那么點飛劍的意思了。費景庭當即真心贊道:“道長好手段!”
王靜玄笑而不語。
他雖然沒跟費景庭搭過手,但氣機感應,便隱隱覺得費景庭的修為恐怕不在他之下。
陰煞之氣斷絕,王靜玄掐了個指決,沖著那柄長劍微微一召,那長劍便顫動著倒飛而回,落入王靜玄手中。
費景庭全程看在眼里,隱隱覺得王靜玄的手段不像是御劍術,反倒跟他的小挪移術很是相像。
只可惜初次相遇,不好問詢人家的秘傳。
修道之人切忌三問,一問年齡,二問師承,三問修為。
流落此間數月,結識了修道發燒友黃明睿,又結識了真正的修行中人陳攖寧、黃邃之,費景庭早已不是吳下阿蒙,這點常識還是有的。
三人并行,轉眼進了村落。
方才陰煞之氣沖天,風雷大作,將席卷村落的濃霧吹散,露出了原本面貌。此地名為蓑衣塘,地處天目山山腳,依著一塊爛泥塘,地勢有些低洼。村子里種植了不少竹子,郁郁蔥蔥頗為養眼。
王靜玄的道場就在天目山至道觀,這周遭十里八村很是熟絡,便介紹說此地地處高山密林沼澤之處,終年霧氣茫茫,陰森潮濕,故名蓑衣塘。待瘟疫過后,閔地移民遷入,種植了不少竹木,便以造紙為業。
果然,甫一進村,便有村老帶著青壯迎將上來,緊張道:“王道長,不知那些鬼物可處置了?”
王靜玄說道:“柳齋主(注一)且寬心,有二位居士相助,非但是鬼物,便是陰煞怨氣也一并拔除了。”
“哎呀,這就好,這就好啊。”
這姓柳的老者張口便是閔地官話,果然不是本地人。
姓柳的老者松了口氣,連忙招呼道:“此番多虧了王道長,我已命人備好了吃食,另有簿儀(注二)奉上,還請王道長與二位……居士移步。”
(注一:道門一般稱呼請自己打醮,也就是做法的客人,為齋主。)
(注二:簿儀,也就是給做法道士的謝禮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