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小娃娃平日里廣積善緣,二郎真君一定能聽到你的心愿的。”得知前因后果,鄉親們紛紛自證真君大老爺有多靈驗,勸導龍四虔心向善。
“諸位只要平日多做些善事、積攢陰德,真君大老爺一定會保佑爾等心想事成、兒孫滿堂的。”眼見周圍的人越聚越多,廟祝擔心驚擾了二爺的雅興,連忙出聲說道。
真君神殿中的廟祝都是楊戩游獵時帶回來的草木精靈,都是老資歷了少說也擔任了上千的廟祝,在灌江口一眾鄉勇心中早就與神仙等同,此刻聽聞廟祝發言也顧不得其他,紛紛跪倒在地祈求真君庇護。
求健康、保平安、問姻緣,什么樣的請求都有,百姓淳樸,大多都只有這點心愿。
這個世界講究的是命數,善惡終有報,前世的因注定今生的果,禍福吉兇、生兒育女皆由仙神監管,神仙不點頭,就是夜夜七次郎也是白費功夫,因而百姓才會如此虔誠。
而楊戩則趁機使了個隱身法同龍四一同離去,不然眾人都跪著,他們倆該有多顯目啊!
“二爺回來了,真的是二爺!”正在顯圣的廟祝默默的看著楊戩離去,八百年了,二爺總算是回來了。
“哈哈、哈哈,楊戩,剛剛都快樂死我了。”一離開真君神廟,龍四便再也抑制不住笑容,顯現身形大笑起來。
見龍四笑得如此開心,楊戩像是受到感染,面容上不由露出些許笑容,記憶中,原身剛剛受封顯圣真君,畫地而治也曾為百姓們淳樸的愿望頭疼過。
原身向來重情,治下百姓如此虔誠,他也總想著能為三界蒼生做出點貢獻,對治下百姓心愿幾乎有應必求,后來才知只有導人向善才是真正治理一方的法子。
“走吧,也該回楊府了。”又陪著龍四在灌江口游玩了一圈后,楊戩帶著龍四往楊府走去。
原身從小長大的那間主屋已經在他擔任司法天神的時候搬到天上去改造成了真君神殿,前院和偏殿倒是還在,也能住人,就是看上去坐實顯得有些別扭,看來找個時間還得上天一趟將真君神殿給搬回來。
“楊戩那個卑鄙小人居然還敢回灌江口?”隔著好遠,楊戩便聽到康越石罵街的聲音,到底是康老大,本事暫且不說,這嗓門絕對不弱。
“什么叫楊戩的灌江口,他早就在八百年拋棄了這里去做他的司法天神去了。”康越石向來都是有話直說,心中鄙夷,說出來的話自然毫無顧忌。
狗子念著倆千多年的兄弟情誼,總想著好聚好散,只想讓康越石盡快離開,哪知這康越石應是半點面子不給,一直不肯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