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倆舅甥,為了讓自己的外甥盡快成長起來,連手段都是如此的一致。
“為什么啊!”就在楊戩沉思著玉帝究竟還做了哪些他不知道的布局時,龍四繼續問道,地仙的職責不就是要替百姓還愿嗎?不還愿哪來的香火?
“四公主,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哮天犬顯得十分得意的說道,“我家主人說了,凡人求神求的是一個心安,并不需要一定要實現他們的愿望,相反如果你有求必應,實現凡人所有愿望反而會讓人們產生不勞而獲的心思,認為凡事只要求神就行了。”
“想反,要是只實現那些勤勞、肯付出行動百姓的心愿,他們會認為是自己的勤勞、堅持有了回報,從而變得更加的勤勞。”盡管已經過去了倆千多年,但主人說過的每一句話,哮天犬一直都記在心里。
楊戩也不覺奇怪,原身確實說過類似的話,試問一個不信命運、不信天數的反叛者又怎么可能讓治下百姓將希望全部寄托在自己這個仙神上,縱使是幫治下百姓實現心愿,原身也會讓他們以為是自己的努力感動了神靈。
那七位草頭神想必也都還記得楊戩曾經的教誨,因而不敢隨便替人還愿。
“哦,原來還能通過還愿來導人向善。”龍四恍然大悟,但很快就察覺出不對勁,“可是,這么一來,人們就會認為即便自己求神,神靈也不會保護他,相反只要自己足夠勤勞,就算不去求神,也能實現心中所求,如此一來,他們為什么還要到真君神殿里還愿呢?”
龍四雖無神職,沒有自己神廟,更沒有當過廟祝,但龍族乃天生水神,人間到處都是求雨的龍王廟,三界龍族又以東海為首,龍四時常會聽到自己的父王、叔伯提起香火之事,耳濡目染下倒也知道不少。
凡人求雨無法是求個風調雨順,來年能有個好收成,那些真正風調雨順的地域反而不怎么會去求雨,香火反而會差上許多,但灌江口十三座真君神殿往來香客絡繹不絕,分明是香火鼎盛啊!
“這個嘛?”哮天犬有些支支吾吾的,顯然并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得無助的看向自家主人。
“人們求神求的是心安。”楊戩隨意說道,縱使在蘇曉曉那個原本超凡不顯的世界,這種信仰也從未消亡過,更何況還是一個仙神真正存在的世界,哪怕三界仙神都沒不做,人們祈求神靈庇護的心愿也永遠不會消失。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灌江口治下風調雨順、百姓幸福安樂,日子過好了自然少不了楊戩的香火,記得三千年前,原身被封顯圣真君時,灌江口僅有一座神廟,而如今足足有十七座。
物質需求滿足了,自然會想辦法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