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尋常老百姓無從探知昨夜到底是誰指使大理寺的人抄了清風館。
但尚書等人畢竟位高權重,查了一整晚,倒也將淮策查了出來。
于是,一群老頭又憋著壞,相聚在了一起。
尚書“昨夜國師帶人抄了清風館這事,大家都知道了吧”
郭侍郎“下官已經收到了消息,國師將清風館給抄了,是為了在里面尋人。”
尚書“可有查到,國師是在找誰”
其余幾位官員相互看了一眼,搖了搖頭“后面線索斷了個徹底,我等皆未查探到。”
尚書小眼一瞇,“先前不是有傳言說,國師心悅一個女子,叫叫”
京兆尹和郭侍郎異口同聲提示道“唐昭昭。”
尚書點了點頭“對,唐昭昭。”
“國師不是心悅唐昭昭嗎這才過了多久,他竟又同別人勾搭上了”
關于淮策的流言蜚語,一群人一個也沒落下,甚至知道的比淮策本人還要全。
趙御史也跟著說了一個“國師當初還傳出了金屋藏嬌的事呢”
一群人光是討論此事,就討論了一個時辰。
尚書將放在一旁的奏折展開,拿過毛筆,道
“這便夠了諸位,咱們總結一下此次能用到的彈劾國師的點子。”
“老夫先說一個,色欲熏心。”
郭侍郎隨后跟上“國師濫用職權也可以寫在奏折中”
京兆尹“國師為所欲為,無惡不作”
京兆尹的觀點被駁回了。
尚書“你這條不行,不具體,你得具體,知道嗎”
尚書解釋“國師是如何為所欲為的,是如何無惡不作的,要說出來。”
一封封久違的彈劾淮策的奏折,又一次送到了御書房。
彼時,淮策正在御書房中,替陛下批閱折子。
他懶懶掃了眼奏折里的內容,面無表情地用朱砂寫了兩個龍飛鳳舞的大字。
已閱。
奏折第二日如數回到尚書等人手中。
看著那道大拉拉的朱砂字跡,尚書險些氣到中風,狠狠將奏折摔在案幾上。
“又是已閱”
陛下的字跡漂浮無力,萬沒有這般大氣磅礴,丞相看一眼便知道,這是淮策的字跡。
尚書怒氣上頭“備車老夫要進宮”
***
向宮里遞折子沒有用。
一群老臣在尚書府提前對好了要說的話,浩浩蕩蕩攜手去了御書房。
面圣告狀。
尚書一副為大局著想的嚴肅面孔,氣憤地斥責淮策
“清風館幾十上百人,國師豈能說抓起來便抓起來”
郭侍郎也不甘示弱,跟著道
“清風館平素里安分營生,按時向戶部繳稅。
“國師為一己之私,不經陛下允許,就直接派大理寺做這等喪盡天良的事,未免太不把大炎王朝的律法放在眼中了”
“”
十幾個官員,一人一張嘴。
有痛斥淮策的,還有故意離間淮策與皇帝之間關系的。
一連說了一個時辰,直到說到嗓子發干,想喝口茶潤潤嗓子。
才發現皇帝不僅沒有給他們準備茶水,連座都沒賜給他們。
尚書等人站在御書房中央,憤憤地看著坐在紅木交椅上,淡漠喝茶的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