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言在父親那里告了劉氏和祖母一狀,便心情不錯地回去了。
沒多久,陳恪便去見老太爺了。
不知道父子二人談了些什么,最終陳恪出來的時候,臉色還是很輕松的,反而是老太爺那里,聽說是打碎了一套茶盞。
這些,陳星言都并不關心。
既然說了要給哥哥準備賀禮,那自然就不能只是簡單的應付。
再者,陳星言想到了此次父親前去京城,怕是一兩個月都回不來的。
之前,陳星言之所以給哥哥送去兩千兩的銀子,就是想要讓他在京城置辦宅院。
雖然是入朝為官了,可他只是一個剛入仕的從六品小官兒,工部那里就算是給安置住處,大概也是幾個人合住的。
若是陳星樓要成親的話,那必然是不成的。
上次陳星樓回來的時候,陳星言就多問了幾句關于他手上銀錢的事,也催促他置辦宅院。
陳星言也是從傅燕那里了解到京城大概的房價,再稍一盤算,這才給他送去了兩千兩。
陳星言知道哥哥的脾氣,自己若是送地太多了,哥哥是不會收的。
兩千兩,說多不算多,說少也不算太少,這個數目,剛剛好。
陳星樓當時的確是正在發愁關于宅院的事情。
當時已經看了幾處,他最心儀的一處,還算是可以的,三進的宅院,雖然不算太大,可是位置好,是在內城,不管是自己上值,還是與岳家在京城的府邸都比較近。
只是,這處位置雖然不錯,可是手上的銀錢卻是不太夠的。
剛好,陳星言就讓人送來了兩千兩銀子,正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購入宅院之后,手上還余了一千兩,再買些奴仆過來服侍,日后待他將心上人迎娶進門,也就真正地有個家的樣子了。
五月,陳恪帶著三弟夫妻倆一起去了京城,名目嘛,就是要為兒子操辦婚事。
陳恪此行,帶的東西不算是太多,主要還是帶了大量的銀票。
他知道兒子剛剛入朝,在京城這等貴人如云的地方,沒有銀錢,怕是寸步難行。
雖然是與李家聯姻,可是總不能讓兒子吃軟飯吧
陳恪走之前,將自己的庫房又簡單地整理了一番之后,便讓人將不少的字畫古玩都給陳星言送去了。
以前,他未曾見過盧大熊,只以為這不過是一介草莽。
可是見過幾次之后,才發現這個女婿也并非是多粗魯,更甚至是他還熟讀兵書,可見是個有真本事的。
陳恪那日與老太爺相談并不融洽,老太爺執意要讓盧家依附于陳家,可是陳恪不同意,這才有了爭執。
當然,這等事,陳恪覺得沒必要讓小輩們知道,也就沒有再說。
可是陳星言何等聰明之人,又怎么會猜不透
陳恪覺得自己險些又沒護住女兒,只覺得無比羞愧,干脆讓人送了好幾箱子的東西過去,心里頭這才好受了些。
他這里好受了,劉氏都快要氣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