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
隊伍排到了傅屾,上交二十萬后進入游戲房間。
門后寫的是【擊壤】
一個古老的游戲,大概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曾有詩描述這個游戲:“窈窕踏歌相把訣,輕浮賭勝各飛堶,或起于堯民之擊壤。”
房間周圍都是石壁,而且還沒有窗戶,就像是被關在監獄里一樣,房間狹長,地上畫著一條長長的直線,直線上擺著一些石牌。
游戲規則是玩家用賭注來買擊壤用的石塊,場上立著的牌子全被擊倒后,按距離遠近積分,積分高者可把雙方購買石塊的賭注收入囊中,如果在過程中有一方決定放棄游戲,則清點場上已被擊倒的牌子。
在裁判那里的石塊大小不一,標價也不一,最便宜的也是十萬一塊,當然還是老說法,付出越多贏得也可能越多。
兩人輪換著擊壤,傅屾作為先手,他只買了三塊石子,而對方卻一口氣買了五塊,但石子一旦買了就不可退,其實抓住游戲漏洞就可以贏的盆滿金缽。
所有的石牌都放在了一條線上,前面五個都是隔著半米放著一塊石牌,后面基本是每隔一米放一塊,一條直線上放了大概八塊石牌。
前五塊是每往后一塊積分比前一塊高一分,后面是高三分。
裁判:“一塊石子只能擊一個石牌,如果倒了兩塊,則扣除相應分數。”
傅屾拿了手中一塊較為大的石塊,看了看直線上的石牌,其實最好擊中的一定是最前面的這個,中間的難就難再很有可能會碰到其他石牌,比竟只有半米之隔。
他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擊中了第一塊,旁邊的計分器上他積了一分。
另一個人扔出石塊,意料之中的擊中了第二塊,他積分兩分。
如果每個人只打最前面的這個石塊,那最好算下來,傅屾一定是輸的。
所以輪到他的時候,他選擇了最后一塊石牌,距離最遠足足五米半但積分最高,有14分。
他拿起手中的石塊,蓄力一扔,沒有擊中,這個機會算是浪費了。
對方冷嘲的一笑,然后輕輕一擲,擊倒了第三塊,他的積分已經到了五分,但傅屾絲毫不受影響,他的目標還是最后一塊。
手中最后一塊石塊扔出,還是沒有擊中,對方此時有些不理解,就像是看傻子一樣看著他。
他手里沒有石塊了,他去裁判那里一次性買了五塊石子,一共七十萬,截至目前,這個房間的賭注已經高達二百一十萬。
在此期間,他的對手沒有擊倒第四塊石牌,明明擊中了卻沒有倒,他們發現,雖然這些石牌外表看起來一樣,但重量會一塊比一塊重,所以只能買價格更貴的石塊。
不知是換了目標還是意外擊中,傅屾擊中了編號為6的石牌,他的積分一下子變成了九分。
他的打算是如果對方還是沒有擊中,輪到他的時候,他就會停止比賽,那樣場上的所有賭注都會是他的,可對方卻偏偏擊倒了第四塊石牌,兩人積分持平。
那人手里只有一個石塊了,他看到自己擊倒了第四塊后,興沖沖的又去買了三塊。
場上還剩5、7、8三塊石牌,分數分別是5、11、14,現在任何一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如果他不能拿到最后一個石牌的分數,那樣輸的可能性就很大。
傅屾挑出手中重量最大的一個石塊,扔向最后一個石牌,那塊石牌就像是用膠水黏住了一般,就算碰到了也沒有倒下,只是稍稍挪動了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