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席上的豆子與散落在一旁地上的豆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大家都看在眼中。
夏芊芊繼續說道“所以,收購價,便不能一概而論了。”
“論品質,上好者,多得。像如此次等品,我們拒不接受。”
將話撂這,她開口又詢問道“這些袋子中,誰家的豆子還能評為上品”
“我家豆子也好得很”
另外一個拄著拐杖的老婆婆,邁著小碎步擠上前,在那一堆袋子中一番撥拉,拽著袋子角上的兩個破洞補丁,說道“這個是我家的。”
“袋子破了,我用孩子的褲子補的,那條褲子的其余布料還在針線盒里放著,錯不了。”
花珠兒將袋子扯出來,放到眾人眼前,朗聲道“這位老婆婆認定這兩個袋子是她的,大家還有異議嗎”
袋子腳的補丁在那,誰能反駁。
花珠兒將兩個袋子的豆子往竹席上一倒,撲簌簌滿席的豆子,與旁邊竹席上的豆子,論大小、飽滿度、干濕程度不分上下。
老婆婆自豪道“看看,我與徐江嫂子是鄰居,我倆一起收豆子,曬豆子,挑揀豆子,我們情同姐妹,豆子也一模一樣”
她的話,惹得眾人哄堂大笑。
夏芊芊也被逗樂了。
原來,這兩位婆婆,還是一堆關系很好的老閨蜜。
她從錢袋子中挑出五個銅板,遞上前,“老嬤嬤,這個也是您該得的。”
老婆婆接過銅板,喜不自禁,拿過去,與那位婆婆湊到一起,兩人一笑,滿臉的皺紋擠到一起,模糊了五官,頗有幾分喜感。
“誰還能認出自己的豆袋子”
花珠兒見其余人不動彈,鼓勵道“快來找自家的袋子,若是豆子質量好,還有銅板可以領。”
余下的人,眼神落到草席上質量上乘的豆子上,都有些遲疑了。
其實,今年的豆子收成并不好。
收豆子的那個月,福安江發生了上百年來,從未有過的大漲潮。
之前,因為夏芊芊的預測,很多人修房子,提前收豆子,避免了一些損失。
可一些老年人,思想頑固,并不聽旁人的勸。
所以,有些人家的地被淹,豆子被泡在水中四五日,再去搶收時,倒地的豆桿全部栽倒在淤泥中,不少豆子被泡漲,泡壞。
所以,他們千方百計收回來的豆子,其中摻雜的爛葉子壞豆子才會那么多。
那兩位老婆婆家,豆子收得早,兩個老人手底下又麻利勤快,所以她們家的豆子品質沒有受到一絲一毫的影響。
而其余人家。
誰家的豆子中,沒有一些爛豆子。
誰家的豆子,雖不像地上的爛豆子一般,卻也比不上老婆婆家豆子的品質。
如此,這會你認出自己的豆子袋子又如何
你不是最爛的,卻也與最好的相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