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集市的入口處,位置雖偏,但所有人都要路過,人流量很足。
牛車一停穩,夏芊芊便站在旁邊,開始吆喝著:“走一走,看一看啊!”
“純手工編織物,選用福安江水澆灌的上等青竹,清洗,劃條,編織,打磨,做工精良,工序復雜,款式新穎,每個僅售二十文。”
“二十文,二十文,不過是一碗米一袋鹽的價格,卻可以讓你用一輩子。”
“走過路過,今日只需二十文,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買回去就是舒心。”
“機會難得,千萬不要錯過。”
“大家買不買沒關系,到這里來瞧一瞧,全場小玩意,統統兩文錢。”
“……”
她的聲音宛若枝頭黃鶯,清脆悠遠,在人的耳畔環繞。
而她的吆喝,更是新穎別致,那一唱一和的腔調,瞬時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一婦人抱著孩子湊上前,拿起其中一個小背簍,瞅著樣子奇特,不免好奇:“這背簍為何里面有一個臺階?”
夏芊芊一看,燦爛一笑:“大娘,您選這個背簍,可真有眼光。咱們莊稼人,地里家里活計多,母親要干活,孩子又不能沒人照看。自然會選擇將孩子背到身上。”
夏芊芊指著背簍中的臺階,“您看,普通的背簍,孩子的腿腳窩在里面,時間一長,特別不舒服。這個臺階便是特意為孩子設計的。”
“坐在上面,跟坐在凳子上一樣,孩子腿腳舒展開,肯定特別舒服。要不給您先試一試?”
“這……”那婦人有一絲遲疑。
“試一試又不要您銅板,合適您買,不合適,您給我留著。”
夏芊芊一張小臉笑成花,手腳麻利解開背簍,遞上前。
婦人將懷中的孩子放進去。
夏芊芊幫孩子調整好姿勢,又將兩側的防護帶套在他的肩膀上,固定好。
那小孩子一歲左右的年紀,雙手胡亂揮舞,嘴里“呀呀呀……”一叫喚,嘴角的口水便拉線似地往下掉。
夏芊芊伸手逗弄一下孩子的小臉蛋,“大娘,您孩子長了兩顆牙了。”
“是呀!”聊起孩子,大娘眉眼舒展,“他最近流口水,愛咬人,一刻不消停,頑劣得厲害。”
夏芊芊淡淡一笑,從袖口掏出一枚花椒磨牙棒,“大娘,您的孩子正在長牙期,他嘴里難受,才會流口水,愛咬人,您讓咬它。”
一個香蕉狀的木制小棒子,做工精致,每個邊角都磨得光滑。
“這個是……”大娘有些不懂。
“這是花椒磨牙棒,它可以緩解孩子長牙期的焦慮情緒,鍛煉它的咀嚼能力,還可以起消炎作用。”
這東西這么神奇。
大娘將信將疑,接過磨牙棒,遞給孩子。
小男孩一接手,便緊緊攥住,迫不及待地放入口中,隨之一陣亂啃,興奮得咯咯笑。
很明顯,他很喜歡這個東西。
孩子喜歡,婦人自然歡喜,慌忙從懷里掏出銅板,遞上前,“這個背簍與磨牙棒我都要了。”
說著,她遞過來二十二文錢。
夏芊芊接過銅板,又將其中的十二文遞回去,“大娘,您是我開張第一個顧客,這背簍我給您算半價,十文錢。而這磨牙棒,是孩子喜慶,我喜歡,送給他了。”
“這怎么可以!”大娘有些不信,掂著銅板,沒敢往懷里揣。
一旁的王大爺將旱煙袋敲在車轅上,使勁給夏芊芊使眼色。
孩子,買賣不能這么做,會賠的。
圍觀的人群,也紛紛傻眼了。
這賣出去的東西,收回來的銅板,她竟然退出去一半,還白送東西。
里外里,這大娘十文錢買一個背簍,還白得一個磨牙棒。
真是撿了大便宜。
“這當然可以。”
夏芊芊將銅板硬塞回去,叮囑道:“這磨牙棒回頭記得定期用沸水放鹽煮一煮,消消毒。”
她不顧大娘的驚詫目光,轉頭又開始吆喝起來,“大家快來看一看,挑一挑啊!只看不買,沒關系,過一過眼癮也不錯。”
人群中,一位藍衣阿婆拿起一個簸箕,“過幾日,用這個晾曬蘿卜干,應該很實用,我買了。給你二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