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土爐灶,明顯很落后。
現代時,農村的爐灶采用的是馬蹄形回風灶。
在傳統的爐灶內加裝馬蹄形凹面爐膛底,其外設置一個產生熱渦流的回風槽,無論是木材或煤炭,均燃燒快,不用鼓風機,節能效率高。
前世時,農村紅白喜事,任何一個莊稼漢拉出來,都能隨手在院子中搭建一個出來。
有單爐的,有成串聯的兩爐,三爐,可以一排放兩三個鍋,一個灶膛的火,同時燒好幾個鍋。
爺爺很擅長盤爐灶,她時常打下手,也很擅長。
不但擅長弄爐灶,一段時間癡迷看抖音,學著造土烤箱,烘焙東西,也是一把手。
這些東西,一次性搞起來。
夏芊芊去后院刨出一些土,堆砌到院子中,用稻草桿和泥,尋來廢棄的一個大水缸。
將大水缸底下打穿,圍著它,在墻角的一處,弄了一個烤箱。
這里的土灶,用的都是泥胚磚。
一開始,她也想打幾個泥坯大磚,想一想,還是覺得燒制的磚頭,更加結實耐用。
干脆她自己燒窯制磚頭。
這是一個大膽的想法,也是一個很巨大的工程。
先試一試。
她木頭做了磚頭的磨具,又去西廂房,背地里掏出電腦,查了一些燒制磚頭的資料。
一切準備齊全。
她便開始和泥,一步步照著步驟來。
古代的建筑,以木頭與土坯磚頭為主,像青磚一類的東西,都是屬于官窯燒制,價格不菲,一般窮苦人家,根本用不起。
不,連見都很少見。
夏家母女三人在院中的奇怪舉動,又引起旁人的注意。
一些人圍攏而來,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村長徐江背手踱步而來,望著滿院子的泥,詢問道:“你們在做什么?”
李云娘上前,“村長大人,昨日一場大暴雨,我家屋角塌了,我們打算重新修葺一番。”
“那這是……”一地的稻草桿,一堆堆爛泥,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芊芊想自己燒制一些青磚?”李云娘有些不好意思。
畢竟,當女兒說出這些話時,她也是不信的。
“不是青磚,是紅磚。”夏芊芊糾正道:“我喜歡紅色。”
徐江瞅著夏家母女,覺得他們定是腦子不正常了。
憑借他們也想燒制磚頭,那還要那些官窯的人,做什么?
一旁瞅熱鬧的李氏忙湊上前,“村長大人,您沒覺得嗎?我們夏芊芊大小姐,現在可不是什么癡傻女了。”
“她懂醫術,救治了江城的富貴公子,有那位公子撐腰,她想要什么沒有。”
她一邊說,一邊提高嗓音,“不過是燒制一些磚頭而已,對她又有幾分難度?”
“對,我們盡管看著就行。”有人跑來插言。
“癡傻女不傻,還能行得很。大家千萬不要看走眼。”一幫人陰陽怪氣地調侃著。
這些人聚集在此,無非是等著看她的笑話。
議論一番,覺得無趣,便散去了。
夏芊芊不吭氣。
彎腰低頭,先做一個簡易的烤爐,燒制一兩枚紅磚,試一試再說。
畢竟,理論經驗一大堆,比不上實踐一兩次。
一個時辰后,她用泥將水缸圍一圈,做好自制的烤爐,其內放入柴火,點燃,將烤爐先烤干。
“芊芊,吃飯。”
李云娘將飯菜端到院子,三人圍著飯桌,吃包子喝稀飯。
一頓簡單的早餐剛吃完,門口停下兩輛馬車,下來十個人。
耿忠領著他們進院子,吩咐道:“凡事聽夏姑娘。”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