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好!”李二感嘆,“字字珠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番話天下又有多少人說的出來,朕的皇子們又可明白。”
站在一邊的李泰低頭不語。
回味了許久,李二接著說道,“顧青,你覺得大唐的未來在哪里?”
顧青頷首一笑,“國之未來在少年,少年強則國強!”
“好!好!好!”李世民連說三個好,再次問道,“朕在問你,君王當如何。”
“有人說過年事飛烏奔兔,世事崩崖驚浪,此別意茫茫。但愿身強健,努力報君王,可是草民懶這種事情還是別人去做的好,”顧青接著說道,“臣做不了君王,但是臣以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李二久久回味著這句話,心中激昂,玄武門以來一直就有心結,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自己的坐上這個位置不就是為了這個!為了一個更強的大唐,為了一個讓四海臣服的大唐。
長孫皇后站在一邊,看顧青眼神中帶著欣賞。
李泰呼吸沉重。
“朕會來你的婚事,先回去吧,朕要去處理政務了。”李二說道。
“草民告退。”顧青告別。
出宮后,李泰也沒多說什么,回去了自己的府邸,顧青游蕩在長安街上不知不覺來到的東市想到當初自己就在這里賣茶葉。
結婚了,想到武媚還穿著打著補丁的衣服,來到一間做衣服的店鋪。
“這位小哥可是買衣服。”掌柜熱情的走來。
“我想給我夫人買嫁衣。”顧青看著眼前的綢緞,婚姻大事一輩子也許只有一次,想也不想掏出一塊銀餅,“給我做一件最好的,再來幾身她平常可以穿的衣裳。”
掌柜的笑逐顏開,“敢問小娘子的尺度……”
“和我差不多高瘦。”顧青想著要是不合身怎么辦,要不要把武媚也叫來。
“小店做了十多年的衣裳了,小哥放心!我自有分寸,兩個時辰后來取。”說著掌柜的開始做衣裳。
東市一直很熱鬧,哪怕是隆冬時節這里還是人流不絕有。
“來個餅!”顧青走到當初給自己吃餅的大媽面前。
“好咧。”大媽從爐子掏出一張餅,“客官,三文錢夠了。”
掏出三文錢,顧青笑著收下餅。
“這位小哥看著面善,是不是經常來東市。”顧青說道,咬下一口餅。
眼看兩個時辰過去,嫁衣也該做好了,回到店鋪里掌柜地已經做好了一件大紅嫁衣,看著尺寸應該不錯,顧青很滿意。
掌柜地將衣服小心翼翼折疊好,“這綢緞用的都是上好的,端不會枉費小哥的銀錢,小哥收好。”
接過嫁衣,顧青趕著黃昏走出長安,騎著小驢回道觀。
收了攤的大媽看向另一頭的攤位,熟悉的感覺回憶起來他不就是當初那賣碎葉子的古怪少年嗎?當初那個滿頭大喊的吆喝倦了之后又是那副愛買不買的樣子,想著又笑了,這小子倒是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