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敬宗來到顧青的面前,“侯爺,新一期的雜志該編寫了,這次我們寫什么。”
“你有什么想法。”顧青反問著。
“在下以為可以為科舉造勢。”許敬宗又說著,“恕下官直言,侯爺重修大明宮的事情不如也寫在雜志上,侯爺扛下這個大梁一定有什么打算的吧。”
“捐錢呀。”顧青笑呵呵說道,“你寫的煽情一些,鼓動那些權貴捐錢,陛下日理萬機,為國為民操勞,可憐住的寢宮都是漏雨的,讓那些權貴覺得不捐錢就天理難容。”
“下官明白了,這就去安排。”
看著許敬宗離開,顧青心里想著有個先知先覺的手下挺好的,自己想到的事情他總是能先人一步想到,歷史上這個家伙能坐到相國這個位置不是沒有道理,這古代從來不缺聰明人。
想著想著顧青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三天后的長安,新一期的雜志出來了,雜志以非常便宜的價格的很快就占據了長安書籍中的首要地位,百姓們茶余飯后都會拿著看,比一般的論語或者詩經讀起來好玩多了,有些不識字的百姓還會托人念給自己聽,房玄齡吃驚的發現原本只想著為了生意埋頭種地的百姓,竟然也開始識字了,完全是想為了看懂雜志。
房玄齡走在長安街頭,看著一個個百姓手里拿著書心中高興,或許以后大唐讀書人會更多,顧青創建雜志的初心中是不是也有這個方面,還是說這事顧青無意為之達到的效果,不論怎么樣房玄齡對如今這個現象非常的滿意。
也在街別的書販子手里買了一本書,看了起來,如今雜志上的內容已經沒有了起初的那些黑料,更多的是一些趣事,比如說什么地方的人因為幾畝田發生了爭吵,什么地方的果子熟了,什么地方的人家給孩子娶了年紀很大的寡婦,一件件趣事讓人很容易就讀進去,這次雜志上還特意寫了關于科舉的事情。
倒是沒有說出朝中對科舉的章程,只是用言語上鼓勵百姓參加科舉,接著看下去是顧青接受修繕大明宮的事情,一邊看著房玄齡停下了腳步,臉色難看,陛下的寢宮都是漏雨的,為了百姓連自己的宮殿的都修繕不起,這個……房玄齡倒吸一口涼氣,這小子還真是什么都敢寫,陛下的皇宮什么時候這么磕磣了。
房玄齡重新邁動腳步宮里走去,趕緊去勸說陛下,這個顧青又添麻煩了。
長安矮子也在賣書只是他的書有些奇怪,是第一版的雜志,也是內容最豐富的的,一個年輕正在和矮子討價還價。
“我說你能便宜一點嗎?”那年輕人說道,“一本五百貫,也太貴了。”
“愛買不買。”矮子嘴里咬著草根,“就剩下最后一本了。”
“呵。”那年輕人冷笑,“你天天都說是最后一本,每天賣出去一本,第二天還是叫賣著最后一本。”
“這位兄臺,此言差矣。“矮子故作斯文說道,“那是昨天的最后一本,這是今天的最后一本,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小爺我這里就是這規矩,一天只賣一本!”
“豈有此理!”年輕人囊中羞澀只好離開。
朝中不少的言官也看到雜志,心中來氣,想要彈劾顧青的作為,竟然如此大膽包頭的議論當今陛下,想著要去彈劾,不過又一個個慫了起來,顧青這根釘子實在是不敢碰了,怕疼!這個顧青總有千般手段讓你名聲掃地。
惹不起還躲不起嗎?如今這個顧青正是陛下眼中的紅人,就讓這個小子鬧騰吧,等到陛下也看他不爽的時候再來彈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