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遺直家的隔壁,右手邊的第三間。”楊勝說道,“你找他做什么。”
“給他送些東西過去,你接著種田。”顧青說往扛著一整袋的糧食,朝著魏征家的方向走去,村子里有很多的螢火蟲,幾家戶戶都點著油燈,還能聽到孩子們的嬉鬧聲還有家中長輩的呵斥聲。
按照楊勝的說法,來到的房遺直的家門口,往右手邊就看到一個有院落的小屋,收拾倒是挺干凈的一盞油燈在房間中亮著倒映出一個老邁的身影。
走進院落中,推開們走入屋,魏征聽到開門聲抬頭看見是顧青,“你怎么來了。”
“家里的東西種多了,吃不完了給你帶了一些過來。”顧青笑呵呵來到魏征的面前,看他正在看著詩經,這一板一眼的老家伙怎么喜歡看詩經了。
“老夫不需要。”魏征板著臉。
“反正家里吃不完也浪費,還不如給你呢。”顧青瞅著魏征的家中沒有多少的家具,倒也干凈簡約。
“我走了,這東西你吃也好,不吃也好,不要浪費了。”說完,顧青就離開,幫著魏征關上門。
安靜的家中魏征看了一眼放在一旁的東西,長嘆一口氣站起身打開袋子看到的是一堆的糧食。
第二日,孔穎達來見魏征希望魏征可以去書院教書,幾番推脫之后魏征還是答應了去書院教書。
長安,朝會結束之后顧青坐在自己的尚書省發呆,整個尚書省無事可做自從對付了吏部之后尚書省就又成了擺設,李二完全忘記了這個還有尚書省這個存在,張三也撐著下巴昏昏欲睡。
心里想著要不要去提醒提醒李二,還有尚書省這個東西您老別忘記了。
此刻的李二對顧青記恨的牙根直癢癢,眼前是一大堆彈劾顧青的奏章,一份接著一份,這小子怎么就管不住他自己的嘴,想著顧青這小要如何大鳴大放的上凌煙閣。
閑著無事的顧青游走在宮中,不知不覺走到了中書省想著現在房玄齡應該在忙著處理各地的的文書吧。
一路走進中書省看著這里的忙碌,見到一旁有個空位置,也沒打擾其他人就坐下幫著批閱一大堆的文書,中書省的官員見到顧青來,看房玄齡沒說什么,在坐的官員也默不作聲繼續做事。
拿起一本奏章顧青看了起來,上面寫著的是江南道以東一帶大風又來的村落糟了大水,糧食給淹了。
臺風起起落落到了秋季才會結束,顧青批閱著奏章寫下了由官倉放糧,處理大水之后趁著時節,可以重新播種還能有些收成,為了長久之計修建下水道,以防以后的洪水,對于下水道的構思寫在奏章之上,其實就是一種地下溝渠,有些村子地勢坑洼容易積水就可以用下水道來排水,最早的下水道雛形是出現在的古羅馬時期,關中最早有的下水道還要往后推幾百年,現在拿出來用也不錯。
處理完之后寫上加急兩個字,顧青不動神色交給身邊的官吏,官吏又交給了房玄齡。
房玄齡看了一眼,孤疑地看著顧青的處理辦法又放心的點頭,把下水道這個新鮮名詞改成了地下溝渠,交給了身邊的小吏囑咐道:“不要誤了時節,加急送下去。”
“是!”小吏接過急忙離開送去。
顧青重新拿起一本看了起來,在洛陽一帶又出現的很多蝗蟲的幼蟲,如今還在田地中沒有長出翅膀,希望朝中可以早做準備,心里幾番思量之后提筆寫下,將民戶家中的散養雞放入田地之中,可以捕捉蟲子,也可以再水田之中養魚同樣可以吃掉蟲卵,并且準備好官倉里的糧食以備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