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怎么講?”狄仁杰微笑著,這話像是幫淵蓋蘇文問的。
“其實很簡單。”松贊干布接著說道,“高句麗太平的時候國力是在上升的,孩子不斷再出生,壯力也會不斷上升,隨著帶來更多耕種,糧食也會增多,有了這兩個條件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就像大唐的與西方諸國之間的貿易,可是大亂之后,多少人喪命在了戰亂之中,人口急劇下滑,好好的一個高句麗硬是把國力打回了百年以前。”
“現在的高句麗王想著的是恢復國力,想要高句麗不被大唐一直壓制,就必須要跟上大唐的步伐,光靠一年又一年的恢復會非常長久,想要加快這個速度就要去攻打倭國。”
狄仁杰點頭,“自己的這杯酒喝不飽,就把別人的酒喝了,這樣就能喝飽。”
“就是這個道理。”松贊干布點頭。
“打不得啊,打不得!”關在另一頭的倭僧說道,“都中了顧青的圈套,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啊!完了,都要完了,追不上大唐的,有顧青在就追不上。”
“看來你一定有高見。”狄仁杰看著倭僧說道,“說說你的高見。”
自從東征高句麗回來之后,這個倭僧就一直被關押在了這里,狄仁杰給了他一個罪名,這個倭僧能不能出去還要看自己怎么決定,出去也是自己一句話,想要這個倭僧留在這里也是自己一句話,有時候權力很美妙。
倭僧苦澀笑道,“從鄙人見到顧青的第一面開始就會厄運不斷,有時候可能是巧合,但是一次兩次就不是巧合了,來到這個牢房枯坐這多日子,鄙人這才幡然醒悟,這個局顧青布了很久很久了,東征高句麗?那都是幌子!一個小小的高句麗還不在顧青的胃口之中。”
“東征高句麗時也在撩撥倭國,東征之后還在打量倭國,到了現在還在東海建設港口。”倭僧低聲說著話,“這個顧青的步步為營,將一盤棋局抽絲剝繭,他從來沒有正眼看過高句麗,他的目的是要亡了倭國,顧侯爺,我倭國到底是什么地方得罪你了。”
倭僧說著話仰頭感嘆,“不是高句麗完了,是倭國要完了。”
狄仁杰喝著酒水臉上微笑。
“你幫鄙人告訴顧青。”倭僧說著話,“我知道中原有個道理,叫做懷璧其罪,顧侯爺不是看上了我們倭國的銀礦了嗎?我愿意回到倭國把銀礦全部給顧侯爺,只求倭國太平。”
“你想錯了,你太小看我的老師了。”狄仁杰冷聲說著話,“一個小小倭國?”
“你什么意思?”倭僧激動起來。
“老師現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狄仁杰冷靜說著話,“這次全天下人都在看著老師的海貿,不論是江南的豪族,還是山東士族,還是中原各方勢力,老師冒著大不違,為這次海貿注入了很多很多的心血,一個小小倭國填不滿中原的胃口,也填不上老師的胃口,這一次要的是整片東海。”
倭僧怔怔看著狄仁杰。
“當初我在老師的地圖上看到過。”狄仁杰放低聲音,“那一條一條的航線不是只有倭國,從東海南下的南海也在老師的計劃之中,這一次海貿會進行很長的歲月,雖然不知道老師為什么要邁出這一步,只是覺得對老師來說,他做這么多都是值得的。”
松贊干布聽的一知半解,生在吐蕃也沒做見過東海,“東海很大嗎?”
“很大!”狄仁杰點頭,“很遼闊,倭國只是老師的第一站,以后還有很多很多的。”
淵蓋蘇文說不出話,他還是想著如今的高句麗,這一次他打心底希望高句麗王可以成功,縱然兩人的方向是不一樣,縱然兩人曾經是生死大敵,可是大家都是為了高句麗可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