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看著三人之間的笑談站在一邊說道,“不知不覺稚奴也這么大了,再開科舉,建設海貿司,朝堂新面貌,離開這段時間不知不覺我已經錯過了這么多事情。”
“我倒是羨慕你可以在東吳過著閑情逸致的生活,至少沒有長安這么多的紛紛擾擾。”李泰說道,“誰都說長安好,其實在長安久了人也會乏的。”
“皇兄說的這是哪里話。”李恪又說道,“這些年雖說在東吳我也聽說了長安的不少事跡,只是這些事情我都沒有機會參與了。”
“不知吳王殿下想要參與什么事情。”顧青開口問著。
李恪尷尬笑笑不知道怎么答復顧青的這句話只好說道,“本王這就去大明宮,讓母妃提前準備,告辭了。”
“海貿司也有一大堆的事情,我先走了。”李治也接著離開。
顧青與李泰站在原地想著,兩人相視一眼相視都明白了什么。
“胖子。”顧青搭著李泰的肩膀說道,“你是怎么和吳王殿下在長安相遇的。”
“這件事說來也是很巧。”李泰說道,“我本來想是想去長安買點吐蕃再賣的牛肉,不得不說吐蕃的牛肉干還是別有風味的,就是柴了一些,不好嚼。”
“說事,說事,說事。”顧青連忙拉回來。
“昨日我也不知道吃什么了,肚子鬧的厲害。”李泰細細說道,“就想著去茅房方便,正好遇到一個不長眼的也準備上茅房,本想著上去爭搶沒想到是李恪,而后他就把茅房讓給我了。”
“原來是這樣。”顧青若有所思的點頭,“還是不對呀。”
“怎么不對了?”李泰疑惑。
“比如說,你急著上茅房,這種事情你能讓嗎?”
顧青這么一說李泰也點頭,“對呀,說什么也讓不,這如何憋得住。”
“可不咋滴。”顧青又說道,“那問題就出現了,吳王殿下到底是要上茅廁還是不要上茅廁,如果不是為了茅廁他在茅廁附近做什么!?”
李泰:“……”
“怎么了?”
“沒什么。”李泰模樣痛苦的捂著額頭,“我有點暈,我也先回去了。”
李恪這件事也太蹊蹺了,不過按照這個家伙以前的品性,老實又沒有城府,這種人應該不會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一路往家里走著看到一個和尚站在自己家不遠處。
“你準備好回去了嗎?”顧青看著倭僧說道。
倭僧使勁點頭,“我已經準備好了。”
上下打量一遍他重新穿著干凈的僧袍,顧青又對倭僧問道,“這么多年了,你記恨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