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系,在長安也有不少人罵我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多說幾句也無妨。”顧青瞧著這個高句麗的使臣說道:“你接著說吧。”
高句麗的使臣躬著身子低聲說道:“下臣不敢說了。”
“那就聊聊你們的來意。”顧青換了一個坐姿看著窗外陰云密布的天空,“你們高句麗希望把你們的孩子送入書院讀書,現如今你們想要安排多少個學子。”
談到這件事,這個高句麗使臣立刻就來了精神,“回顧候爺,一共只有十個。”
“十個啊。”顧青狀若煩惱地思索著,“你們去宮里見過那位了嗎?”
高句麗使臣知道顧青說的是當今的大唐皇帝李承乾,現如今這個顧候爺和大唐皇帝之間的關系很不好,這幾乎是已經在長安人盡皆知的,當初來大唐說起書院的事情,李承乾根本不能給出一個具體的答復,只有交給書院,可是書院又要交給顧青,而且那座書院也是顧青一手搭起來的。
思量了許久之后這個高句麗使臣開口說道:“還未曾去過,只不過大唐陛下有言在先,全憑書院做主,如此我們找到了書院,書院不想干涉朝政,只好讓我等前來求見顧候爺。”
“你們就不怕得罪他?”顧青饒有興致的反問道。
高句麗的使臣接著說道:“我們的王有過囑咐,寧可得罪大唐陛下,也不可得罪大唐顧候爺。”
“這個高句麗王還真是以我馬首是瞻了?”
“沒有顧候爺當初千里馳援高句麗,血戰淵蓋蘇文,就沒有如今的高句麗。”他躬身說著話。
范健把茶端到這個高句麗使臣的面前說道:“喝口茶吧。”
“多謝。”這個高句麗使臣一口喝下說道:“好茶,多謝顧候爺賜茶。”
“你們一路來到中原也有夠勞累了的。”顧青又說道:“這已經第二次前來給你們高句麗的孩子求學了,我可以答應讓你們高句麗的孩子進入書院讀書,不過一年只有二十個名額,每個學子一年一千貫,至于現如今的這批學子,就不用付錢,我答應讓他們進入書院學子,一萬貫你們拿回去,我顧青不稀罕這區區一萬貫。”
“多謝!”這個使臣躬身激動地說道,幾乎就要跪倒在地。
“每年只有二十個名額,不能再多了。”顧青說道。
“下臣明白,是下臣疏忽,用這一萬貫銀錢是小人心渡君子之腹了。”這個使臣接著說道:“只是從高句麗帶來的物產還請顧候爺收下。”
“我收了。”顧青微微點頭。
見事情順了,使臣再次說道:“還有一件事,還請侯爺應允。”
“說得夠多了,你們就先回去吧休息吧,有什么事情我們改日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