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武衛大將軍?”李太白拍著王玄策的肩膀說道:“可以啊,老王。”
王玄策也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
“必須也請我們好好喝一頓!”張九齡也說道。
“就知道喝?”李泰瞅著張九齡說道:“你在書院不告而別,大戰結束之后不想著第一時間回來,還在海上逗留這么長時間,你知道下個月就要科舉了嗎,我看你到時候怎么應付,趕緊跟著我回書院。”
張九齡抱歉笑了笑。
王玄策也說道:“改日,改日我請你們好好吃一頓酒。”
乾元二年的立春之后的第一個月,一場浩大的科舉考試開始,大唐的新一輩年輕人就要進入朝堂,科舉參加人數幾乎到了五萬人,人數前所未有的多。
說這是多年沉淀下來的成果,除了顧青所建的那座大唐最大的學府,各地也有不少學府出現,紙張越來越多的當下書籍開始變得廉價,尋常百姓家的孩子都能讀得起書。
這一次科舉張九齡,李林甫,楊釗都入榜。
李象坐在皇位上看著已經入仕三人,笑了許久。
李太白住進了村子,還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見到顧青。
顧青雖然如今不出現在人前,可是書院一直留著顧青的名字,現在的書院除了教授先賢留下的學識知識,還留下了顧青一直想要普及的學識,物理,還有新的算學算法。
敢質疑,敢提問,敢探尋這是書院如今定下來的章程。
老邁的房玄齡對李二說道:“顧青雖然避世不出,可是顧青留下的會影響我們大唐的很多孩子,現在的孩子就像當年的顧青有一種敢對世俗的提出質疑的勇氣,就像當初顧青當年做的那些,他不就是一直反抗著陛下,反抗著這個世道的不公。”
“這小子在朕面前行禮的次數朕數的過來。”李二渾濁的眼睛看著遠處的書院說道。
“現在的晉陽公主也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孫思邈過世之后她是孫思邈的繼承人,記得孫老神仙去世之后晉陽公主大發脾氣,讓書院給孫老神仙立象,若不是顧青在她就要叛出書院了,現在書院新開辟的醫學院就立了孫思邈的像,要把孫思邈留下的醫術全部傳承下去。”
“都是好事。”李二微微點頭。
“是啊,想想我們當年的場景,想想如今的盛世繁華,我都快不認識這個世間了。”房玄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