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文一番話點到即止,既和對張勇說的并無二樣,又增加了許多暗示。
張松越過當副市長的兒子找到自己,有兩種可能,第一就是張勇知道一些事情不僅隱瞞了湯文,連他的老父親也沒有告訴,惹得這個老爺子擔心孫女,才不得已繞過兒子,找來湯文問話。
第二可能就是張勇和綁架分子有著什么不可告人的關系,雖然文只有十五歲,但他的表現讓張勇懷疑湯文知道些什么,所以他的父親張松為了兒子,不得已放下一切來試試湯文。
面對老戰斗英雄張松,湯文寧愿相信是第一種可能,事實上他也更傾向于第一種可能,那天在家宴上他突然問了句,劉大山是否來過之后,從張松和張勇兩人不同的神情看出,更有可能張勇也隱瞞了他父親一些事情。
張松聽完湯文的話,先是微微一愣,接著沉思了片刻道:“嗯,啊文,換作我是你,也會這么說,敵我不明的時候,最好的法子就是如此。只是我不明白,你懷疑就懷疑,為什么要在那天說出來?”
張松當了半輩子軍人,又坐了十幾年的機關,骨子里爽快耿直的性子雖然沒變,但精細謹慎的作風也是他處理事情的習慣,所以他當然理解湯文不和自己坦誠的原因。
湯文笑了笑,回道:“為了朋友,我要說的已經說完了,如果您有法子查清這事的來龍去脈,那最好不過。”
“啊文,等這事完了,我一定和你這小子好好聊聊。”張松有些感嘆,“也不知道你老子是誰,教出這么牛的兒子來。”
聽了張老爺子這話,湯文心念一動,道:“我爸或許你知道。”接著指了指書桌上的雜志道:“他是這個雜志的主編,叫湯宏。”
湯文一副滿不在意的樣子,但其實在悄悄地觀察張松的神情,或許這可能是父親選上縣長的一個契機。他記得老爸在《陽江通訊》上有個主編專欄,每次大概三千字,綜述一下當前新出的政策,或者對實事發表一些評論看法,在主旋律論點的前提下說了不少新穎的觀點,這些建議在后來被證實對城市建設發展十分有用,只是當
(本章未完,請翻頁)
時并沒有人關注。
在前世未來,老爸在家的時候,時常會拿出當年的得意之作,笑呵呵的炫耀,也算是彌補一下早年的遺憾。
“湯宏?”張松臉上恍然而悟,道:“難怪,難怪,看你爸爸的文章,他的膽子也不小啊。”
湯文灑然一笑,應道:“老爺子你,加上我爸,再和我,咱們仨正好一個虎膽三人組了。”
他聽出張松那句膽子不小,隱含著不少的贊譽,便這樣接上了話,也算是和這個老軍人拉近了關系,至于其他選縣長之類的事情當然不能這么放在明面上著急提出了。
張老爺子呵呵一樂:“啊文,你這個小鬼真是,很和我的脾氣。等這事情妥了,咱們再聊。”
湯文明白老爺子的意思,老爺子是在無奈湯文不能與他真誠相待,但他又理解湯文的做法,現在怎么說湯文都處于劣勢,他不過一個孩子,如果面對的真是一個市長父子聯合在一起的大陰謀,那他當然要學會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