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雖說已經改革開放了幾年,但是人們還沒有完全轉過彎來,大部分人還想著去國有企業端個鐵飯碗。
沿海的漁民雖說有人或合伙或貸款,買了可以跑外海捕魚的機動漁船。
但是像那樣轉過彎的人還不多,大部分沿海漁民的漁船還只能在近海捕魚,所以現在大陸周邊海域的漁業資源還算豐富,漁業資源匱乏是十年后才出現的。
孟青善在路上就想好,自己家的第一桶金就從漁業開始,畢竟自己家祖輩都是漁民。
而且現在是八七年,別說能把豬吹上天的互聯網時代,就算離房地產興起的時期,還差著七八十來年呢!
自己如今要做的,就是順應時代的步伐,做生意盡快賺到自己的起步資金,好以后和老馬小馬他們那幫家伙,一起跑風口被風吹上天。
用了一下午的時間,孟青善跟自己哥嫂解釋了自己為什么這時候,希望家里砸鍋賣鐵弄個機動漁船跑外海捕魚。
孟青善告訴哥嫂,照著他們穩妥的想法,等他們攢夠買船的錢,中國沿海的漁民差不多一半也都可以買得起小漁船了。
到時候僧多粥少,一樣都賺不到什么錢,只有走到大多數人前面才能有錢賺。
經過一下午的解釋說服,終于哥嫂同意拿出全部存款,然后再去銀行貸款,買一條可以跑到遠一點的海域捕魚的漁船。
而自己的嫂子那邊,孟青善讓她拉上她娘家老媽,一起在海產品批發市場租一個攤位經營。
因為前世自己家姻伯母,也就是自己嫂子的父母,在九零年后咬牙出錢在海鮮市場租了個攤位,后來賺了不少辛苦錢。
自己嫂子家兩個哥哥一個弟弟,后來做生意的啟動資金就是姻伯母那些年辛苦掙下的。
而且嫂子娘家的哥哥弟弟,對自己嫂子一家非常好,大事小情沒少伸手幫忙。
雖說自己哥嫂在他們兄弟發家以前,沒少伸手幫助他們,可人家發家后最起碼沒忘了自己哥嫂的好。
既然自己提前用了人家的財路,那就拉著他們家一起賺錢吧,再說前世已經證明了這家親戚都不錯。
孟青善給自己哥嫂的解釋也很簡單,哥哥出海的漁獲交給嫂子他們在市場批發出售,利潤能最大化。
而且天氣不好的時候,自己哥哥也不用冒險出海捕魚,幫著嫂子照看攤位就行。
至于姻伯母那邊現在拿不出多少錢入股,更簡單了,就當哥嫂孝敬老人家一半股份就是了。
再說哥嫂用不了多久就要有孩子,正好嫂子家里人多,到時候能去市場幫襯著。
孟青善這一下午的時間沒有白費,嫂子和大哥孟青良最后咬牙同意了他的這個主意。
嫂子更是讓哥哥騎著自行車,帶著她跑回娘家說了這事。
還是嫂子的父親李成山,沉默了幾分鐘后一拍大腿:
“孩子有心幫咱們,咱們也不能就這么白得好處。
以后我有空的時候就跟女婿一起出海打漁!”
事情定下來后,兩家就忙碌起來。
孟青良跟媳婦李慧,把家里存的五千塊錢取出來,先是在海產品批發市場租了一個攤位。
然后李慧和母親開始摸索著跑碼頭收購漁獲,然后拉到市場去賣。
雖說手中剩下的那點錢,買不了什么昂貴的海產品,但是常年生活在海邊的漁民,也都知道什么魚類好賣,老百姓喜歡吃什么。
就這樣,嫂子李慧的海鮮攤位在一個星期后,就順利的運轉起來。
別說,收益還真不錯,雖說比那些上班的人辛苦,但是賺錢的速度也是那些上班族拍馬也追不上的。